海南推进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 每座配2-3位管护人员

23.06.2014  09:59

  多年来,小型水库管理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绝大多数小型水库无专职管护人员和专项管护经费;管理设施缺乏,管理装备手段落后;水库经营开发混乱……水库运行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为此,我省继续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根据我省省直管市县的实际,将现由村、镇(乡)管理的小型水库收归或交由市县(区)统一管理,为我省小型水库装上“安全阀”。

  问题:七成水库日常管理真空

  破解:每座配2-3位管护人员

  “蓄水量79.82万立方米、水位54.25米,大坝巡查情况安全,输水涵管正常,溢洪道与排水沟正常……”6月20日,三亚市吉阳镇三浓水库管理员,在巡查完水库情况后,记录下巡查的结果。

  然而这种规范管理,以前寥寥无几。省水务厅介绍,改革前,我省直接或乡镇委托村委会和村民小组管理的水库占总数的70%以上,管护人员普遍为兼职,没有专门补贴和经费,日常管理基本处于真空状态。

  “没有专门的管理员,每到汛期,水库的水位到底到哪了?是否安全?我们都不知道。”三亚市水务局局长许克峥坦言,“小型水库的管理真空,让政府和百姓心里也空,没有底。

  为此,我省决定将村镇管理的小型水库收归市县统一管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小Ⅰ型水库管护人员原则上配备3人,小Ⅱ型水库原则上配备2人,管理经费全部纳入市县(区)本级财政预算。

  目前,18个市县均已落实了小型水库管理经费,且将经费全额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三亚市、东方市已全部完成管护人员招聘工作,并建立起动态考核机制,其他市县管护人员的招聘工作也正在按规定有序进行中。6月14-19日省水务厅派出6个专家授课组分赴18个市县对2300多名小型水库管护人员进行了岗前业务培训,考试合格者将予以颁发上岗证。

  省水务厅厅长李洪波说,省水务厅正在组织编制小型水库管理制度汇编,指导各市县,建立健全小型水库的调度运用、巡视检查、维修养护、防汛抢险、闸门操作、技术档案等管理制度。

  问题:经营开发混乱问题多

  破解:承包期限不得超20年

  我省绝大部分小型水库已于上世纪90年代承包给公司或个体经营者进行开发。然而,承包管理上问题突出。省水务部门的调查结果让人吃惊:54%的水库承包年限超过20年,其中39座小型水库租期达50年以上,承包中绝大多数没有管理的约束和要求,在汛期还阻碍管理。

  海口市水务局局长冯本彦说,承包者只关心养殖的收益,不管水库养护,甚至有个别的在坝体上耕种,与群众抢水的现象也时常发生。

  “规范水库承包经营活动,是这次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将按照法律法规指导各市县逐一清理。”省水务厅副厅长邢孔波说,“省水务厅已经印发了水库租赁经营合同范本,规定了承包经营者哪些行为是严厉禁止的,必须服从水库的防洪、灌溉、供水、生态保护等调度工作。另规定承包期限不得超过20年,承包费也要根据水体面积合理确定。

  同时,我省规定,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所管辖的国有小型水库的经营权出让、承包或租赁收入,要及时缴入同级国库,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专项用于小型水库管理。

  问题:很多水库无入库公路

  破解:筹资金完善管理设施

  无入库公路对于许多小水库而言,无疑也是一大安全隐患。例如,琼海灯笼坡水库,从泮水村委会下了车,走一段小路,穿过树林,大约10多分钟才能在一丛丛茂密的树林间找到水库,大车难以通行。

  目前,我省大部分小型水库已完成除险加固,水库大坝等主要建筑物存在的险情得到彻底消除。但是,由于我省为欠发达地区,省级和市县财政收入不高,建设资金有限,在除险加固工程实施中,相当部分小型水库的管理设施不健全,尤其是防汛道路大多未进行硬化。

  省水务厅建管处副处长吴清高介绍,我省小型水库至今没有按照国家规范要求配备通讯、检测等设施,只有一部分水库市县通电,管理上纯粹靠人力、苦力,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

  据悉,下一步全省水务部门将全面摸清小型水库的防汛道路缺失情况,并根据各地区实际编制完善小型水库防汛道路建设的方案。

  在全省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现场会上,副省长陈志荣表示,为确保水库管理到位,特别是汛期防洪安全,避免水库重新出现险情,我们要切实采取措施,积极筹措资金,尽快完善小型水库各项管理设施建设。同时,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在小型水库现场备足防汛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