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商事制度改革创“海南经验” 获李克强批示肯定

28.11.2014  09:20

  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讲,事难办。到工商办事,企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然而,随着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这种现象在海南已成为历史。近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海南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尤其是清理整治工商代理中介机构的做法给予了肯定。

  “商事制度改革是一场革命,彻底颠覆了人们对工商的传统认识。”省工商局局长陈楷说,以工商注册便利化为导向的改革,使工商告别迷恋准入审批、冲破监管迷茫,为国际旅游岛建设释放巨大生产力。

  工商代办成历史

  今天(27日)上午,海南丝绸集团投资公司副总经理黄开文走进省工商局一楼大厅,他感觉焕然一新:大厅左边是企业信息公示平台大屏幕,滚动播放经营异常的企业名录,旁边是企业信息查询服务窗口,3名工作人员忙着为前来查询的人复印资料;大厅右边是海南省12315投诉服务中心,服务人员盯着屏幕调度处理全省消费者投诉。

  “以前工商大厅不是这样的,最醒目的位置挂着一块大牌子:海南企业工商咨询代理中心。”黄开文说,这个代理中心,其实就是中介机构,到工商办事以前都要先过这关,因为以前企业准入手续要求繁杂,市场主体往往无所适从,“中介代理”生意红火。

  在大厅里,还有一块醒目的牌子,上面写着:为方便广大市场主体前来办理各种查询业务,海南工商局即日起将企业登记查询工作地点由过去的9楼调整到1楼大厅。这标志着工商工作在理念形态上从审批柜台到服务平台的重大转变。

  事实上,细心的人还会发现,在省工商局对面马路上,以前挂着的多块“工商代理”、“代办登记”等牌子,现在已经全部不见了。

  “以前,不要说登记注册企业,就是在工商所办个体户营业执照,也得提交18项准入许可,市场主体不仅注册成本高,行政审批一审一核时间也十分漫长;此外,一年一度的企业年检,要求企业整理准备一大堆书面材料送到工商排队审查。这催生了一个行业:工商收费代理中介。”陈楷说,现在,投资创业实现零门槛,投资兴业越来越便利;年检改为年报,企业工作人员坐在家里就可以上网自己办理。

  今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海南考察时作出重要指示:“放权要真正放给市场,不能被中介机构截留。

  落实总理指示,今年6月,经过调查摸底周密部署,省工商局在全省范围内对企业登记代理机构进行专项整治,共清理工商代理机构281家,撤搬工商机关及登记窗口周边的代理机构,规范133家代理机构名称和经营范围,将116家失联的代理机构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进行信用公示。

  专项整治宣告“工商代理”、“工商代办”等中介机构成为历史,大胆破除长期以来政府放权不到位、政府不收费而中介收费的矛盾和困局,彻底消除了代理机构搭工商业务的“”代办收费、长期吃“行政饭”的经营行为。

  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

  彭云雷是海南师范大学今年刚毕业的学生。11月20日,他领到了“海南云涌体育文化传播公司”营业执照,仅仅几天时间,就成功与多个运动场馆签约。

  “没有营业执照,运动场馆就不愿与我签长期合作协议,因为不信任。”彭云雷说,刚开始因为怕办不下营业执照,他准备花钱请中介代办,但却没找到中介,后来他到工商咨询后,发现办公司并不难,把申办材料递到工商窗口,营业执照很快就办下来了,而且没交1分钱。

  这么简单就能办公司创业,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营业执照难办,一度是横在创业者面前的拦路虎。比如,注册一个海鲜排档,要想取得营业执照,先要取得环保、卫生、消防、餐饮服务等多达12项许可,办好各类手续少则3个月,长则半年。

  是改革,让创业变得简单。

  商事制度改革,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海南工商先行先试,去年8月启动,在全国实现“六个率先”:

  ——率先全面实施“先照后证”,前置审批从180项减少为12项,减幅达93.33%。创业者只要到领取营业执照,就可从事一般性经营活动,实现零门槛创业。

  ——率先实行全省全程网上登记、网上年报,实现“从面对面”到“键对键”的转变,从机制上破解困扰政府窗口服务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顽疾。

  ——率先实行注册资本由实缴改为认缴的改革,打破注册资本“玻璃门”,资金不足不再是海南注册公司的“拦路虎”。

  ——率先推行三级企业注册官核准制,实现由“一审一核”层级叠加的行政审批制到“注册官”核准的转变,集服务与监管于一体,终身责任追究,大幅提高注册效率和注册质量。

  ——率先推行市场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的分离、办公场所和经营场所的分离以及一般经营范围和特许经营范围的分离。

  ——率先全面取消工商所有收费,登记表费、注册登记收费、业务变更费等在海南成为历史,每年为企业减负4300多万元。

  商事制度改革使投资环境发生根本改变,海南市场主体呈现井喷式增长。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全省企业新增20453户,同比增长51%;全省个体户新增42785户,同比增长32%。

  刚刚在广东闭幕的第十一届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每年给海南30个企业名额,以前有关部门年年发愁:因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很难凑够。而今年符合条件的企业超过200家,最终筛选30多家企业参会。

  为商事制度改革提供“海南经验

  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怎样才能助力市场主体特别是新注册企业健康发展?

  “海南市场主体50多万个,工商执法人员才2000多名,靠传统的市场巡查和企业年检的方式,不可能对企业进行有效监管。”陈楷说,宽严并重,加强对新注册企业事中、事后监管,办法只有一个,再改革再放权。

  根据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改革部署,2014年2月,省工商局制定出台《海南省工商行政管理企业登记监管十八条意见(试行)》,推出十八条监管措施,在全国率先建成运行企业信息公示平台,提升市场主体质量,优化市场秩序环境。

  以前企业登记、变更、违法等信息对消费者、对社会公众不公开,只有工商等有关政府部门才能了解,结果造成信息不对称,以至有些违法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还在招摇撞骗。

  企业年检改为年报制度,由企业自行在信息平台上公示,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能上网查看任何企业的信息。这是海南工商市场监管体制的历史性变革,把市场主体监管行为关进科技的笼子,对市场主体监管实现全社会共治,让违规违法企业晒在阳光下,为构建“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社会信用体系打下基础。

  据介绍,企业违规违法,以前主要靠罚款等行政处罚手段,收效甚微,违法成本低,因为交点钱又可继续违规违法;现在主要靠信用约束,企业违法违规,一旦查实,将列入“异常名录”,规定时间内不整改,将列入“黑名单”,直接出局,实现市场监管“零容忍”。

  在省工商局企业信息公示平台上,记者看到,截至10月底,系统访问量2762342次,日均访问量达到11275次。

  为建设商事制度改革长效机制,海南工商创新思路,开发运行电子行政监察系统,实现全省工商登记、监管、执法等业务活动呈现在阳光下。

  电子行政监察系统把十八届四中全会“法定职责必须为”的精神落到实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违规行为不能得逞,使腐败行为无处躲藏,比如,企业登记注册业务,工作人员如果不按照程序办,系统就不给通过;如果工作人员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系统就会自动给出红牌警告;如果出现差错,系统会自动记录什么人在什么时间犯了错。

  陈楷说,现在对市场主体是负面清单管理,法无禁止均可为,海南工商将坚持这一改革理念,继续先行先试,以释放生产力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把工商服务平台做好做实,为全国商事制度改革提供“海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