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流失条件简陋 澄迈大边教学点仅剩9名学生[图]

04.01.2016  13:27
生源流失条件简陋 澄迈大边教学点仅剩9名学生[图] - 海口网
来源: img.hkwb.net

  林仕光在给孩子们上课林仕光辅导孩子大边教学点

  林仕光在给孩子们上课林仕光辅导孩子大边教学点

  林仕光在给孩子们上课林仕光辅导孩子大边教学点

  “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2015年12月23日上午,澄迈文儒镇石浮中心小学大边教学点传出朗朗书声。据了解,该教学点原本是一所有160多名学生的完全小学,然而近年来因学生流失,2015年秋季开学后仅剩9名学生,而其中适龄学童只有3名。目前该教学点也只有一名代课老师,承担了语文、数学等各科的教学任务。在石浮地区,像这样的“麻雀学校”共有5所,将来,这些教学点又该何去何从?记者钟起的/文李志良/图

   面临难题

  老师调走学生流失,3名适龄学童无人来教,他辞去工作回村教书

  2015年12月23日10时许,记者来到该教学点,进入校门后,眼前是一个没硬化的大“操场”,地面并不平整,许多地方还长着杂草。在操场的后方,是一栋粉刷一新的两层教学楼,一楼的一间教室里,9名孩子正在上课,教室后边还有两名约3岁的孩子在“旁听”。

  今年50岁的林仕光是大边教学点的代课老师,就住在距离大边村约1公里的大坡村。1992年至2000年间,林仕光曾在大边小学当过8年的代课老师。2000年,林仕光当选为大边村委会干部。2015年9月,林仕光卸下村委会干部职务后,还在澄迈老城镇一个项目当过叉车师傅,月薪3000多元包吃住。

  2014年秋季开学时,大边教学点还有30多名学生,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平均每个年级都有几名学生。但2015年春节过后,因为石浮中心小学缺编,老师紧缺,该教学点的3名老师被调了过去。此外,高年级的学生也转到了石浮中心小学住校读书,低年级的学生流失大半,该教学点最终只剩下3名一年级的适龄学童,但是却没有老师任教。

  最终,大边村委会村支书林盛川经过考察,认为林仕光最合适。“他当过多年代课老师,完全能胜任,最主要的是村里的群众也都认可他。”林盛川告诉记者,他给林仕光打了一个电话后,对方二话不说,立即辞去叉车师傅的工作,重新回到村里当代课老师。

   辉煌”历史

  曾是当地最好的乡村小学,20多名学生考上重点中学

  林仕光介绍,大边教学点的前身是大坡小学,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上个世纪70年代末,学校搬到附近的大边村,改名大边小学,当时有100多名学生,林仕光也是这里的学生。近年来,不少村民外出打工、建房,有的人搬到镇上居住,孩子也在镇上上学;有的人到县城或海口打工,自然也把孩子带了过去。于是,村里的孩子越来越少,学校的生源流失严重。

  林盛川说,大边小学最“辉煌”时有160多名学生。而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大边小学曾是原石浮乡最好的乡村小学,当时村民捐瓦捐木建校舍,该校考上澄迈县重点中学甚至海口国兴中学的学生多达20多人。

  “现在只剩几名学生,而且又在村里,环境和条件不如镇上,公办老师很难坚守下去。”林仕光告诉记者,目前大边教学点的9名学生中,只有3名是适龄学童,另外3名年龄将近6岁,还有3名仅四五岁,2名“旁听”的孩子则是其中两名学生的弟弟或妹妹。“现在孩子读书都不要钱了,我教3个也是教,教9个也是教,所以我愿意多付出一点精力。”林仕光笑了笑说。

   “全能”教师

  教学点仅一名代课老师,包办所有课程,病了也坚持上课

  林仕光是大边教学点唯一一名代课老师,所以是名“全能”老师,语文、数学、体育、图画等科目均由其一个人教。“我最怕生病,因为我一生病,这些孩子就没人管了,所以我不能生病。”上个月中旬的一个周五上午,林仕光的眼睛不慎受伤,但他还是坚持给孩子们上课,直到11点放学后才去镇上的卫生院打消炎针。

  林仕光告诉记者,这9名学生的家庭条件都比较差,“他们的父母大都在海口等地打工,是留守儿童,家里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林仕光说,虽然去石浮中心小学只有3公里,但接送孩子也要花费时间,会耽误农忙;路上来回奔波,也存在安全隐患,如果遇上刮风下雨,则更麻烦。

  林仕光说,如果放学后孩子的爷爷奶奶没来接,他会骑电动车将孩子一一送回家,然后再回家吃饭,“孩子家最远的距离3公里多,最近的就在马路对面。但即使只在对面,我也要亲自送孩子回家,路上车来车往,孩子自己回家太危险了。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