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琼州学院60年 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

24.12.2014  22:59
海南网台消息(海南新闻联播):
        创办于1954年的琼州学院,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坚持特色化办学,从山区到国际化的海滨城市,从最初的茅草屋到如今高标准的教学楼,从最初本省的50名师生到如今的2万多名来自国内外的师生,实现了山海跨越式发展,逐步成为面向国际、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品牌大学。
        这是琼州学院体育学院专门为学生设置的一堂竹竿舞课程,富有海南民族特色的竹竿舞教学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
            同期声:琼州学院体育学院学生    陈学晓   
[竹竿舞是海南少数民族的一种体育舞蹈,在校园内(练习)增加了课后的趣味。]
          同期声:琼州学院体育学院  大三学生    彭祥华   
[通过这个竹竿舞  会去了解我们学校一些社团专门(做)黎锦,因为这个竹竿舞我们才会对黎锦感兴趣。]
        全校上万名学生通过选修都能学习竹竿舞,这也让更多的外地学生了解海南黎族文化,传播海南本土文化。
        琼州学院还发扬少数民族教学特点,成立了海南省民族研究基地。在学校工作了近30年的林日举教授主持编撰的《黎族通史》,成为海南首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学校的校史展览馆里,年近六旬的林日举看着学校逐步变化的照片,感慨万分。
        同期声:琼州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院教授    林日举     
[变化大  变化很大的,原来从1977年复办之后到2005年之前,为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两万多名,到了现在是(每年)一万多人,原来培养专科的人才, 现在以本科为主还有研究生教育。]
        除了民族特色办学外,琼州学院还根据海南旅游相关产业发展需求,开设了旅游英语、游艇、帆船、潜水和高尔夫球等相关的课程,同时不断开拓国际合作,先后与港、澳、台等地区,以及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30多所大学及教育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实现教育文化资源共享,发展成为教育部十大教育援外基地之一。
            同期声:琼州学院校长  武耀廷     
(琼州学院办学60年,围绕着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设置50多个应用型专业,坚持开放办学、依托社会和学校两大资源合作育人  培养了大批适应社会  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琼州学院还面向南海立足海洋特色,为海南发展海洋经济提供智力后盾,薛长风是三年前从日本东京海洋大学留学回来的博士生,目前正忙着筹建琼州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同期声:琼州学院理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负责人    薛长风 
(琼州学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宽松的人文环境,也提供了一个锻炼成长的平台,我们专业在我刚来到学校时候本科在校生只有66名,到现在发展几年了已经达到508名学生。)
        未来,琼州学院将以国家南海战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契机,为海南培养更多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同期声:琼州学院党委书记      韦勇     
(立足海南琼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同时服务于三亚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更重要的是着眼于南海的开发和东南亚的文化交流,来发挥我们的区位优势,把我们这所学校建设成一所国际化开放型特色鲜明的区域性应用型本科大学。)
 
 
        (视频编辑:张秋菊      文字编辑:张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