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指标到校新政引发争论 能否量化标准、操作公平?

02.07.2014  16:43

      原标题:海口中小学划片招生政策中指出,6所省一级学校共1225个指标到校计划,为此有家长质疑——

      指标到校能否量化标准、操作公平?

      6月29日,本报重点关注了海口市“划片招生”政策,其中“6所省一级学校共1225个指标到校计划”在报道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有人表示,更多的学生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学习资源,但也有人担心,指标到校是否能做到让不多的名额分配做到公平。

      家长质疑

      推荐标准是否可以量化?

      “虽然指标到校的新政策让我们这些不被划入优质学校片区的学生有了上好学校的机会,但是分到各个学校的名额对于一届毕业生来说非常少,想要争取的人又非常多,这种竞争如果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就很难说公平合理。”某小学生家长林先生告诉记者,林先生自家小孩也已经填写了《入学意向表》,“这两天学校已经开始遴选,名额最终会落在谁身上除了凭借实力之外,这其中会不会有人暗箱操作也很难说。”林先生说。

      与林先生有同样疑惑的家长还有许多,但是,大部分家长都集中在学校遴选的公开程度上,以及遴选的标准是否量化,有多少人为因素存在等。对此,海口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符延益对家长的疑虑给予解释。

      部门回应

      制定遴选细则进行监督暗访

      符延益表示,为了避免以分择校的情况,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体现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目前教育局只出台指导意见,不做实施细则。“各小学根据本校学生实际和指标到校计划,制定本校具体实施细则,量化细化评价指标。各校具体实施细则要进行班级和校内公示,接受监督,并且报市招生办备案。”符延益介绍,“各个学校的办学特点不同,所做的遴选标准也各有差异,如担任学生干部、参加各种比赛竞赛、科技发明、省市三好学生等,当然,学业成绩也要至少在及格以上。”

      对于家长担心是否会有暗箱操作等行为,符延益表示:“目前我们已经组成了监督工作组,会定期不定期深入各个学校,对学生和家长进行暗访,了解各个学校的推荐过程的公开程度以及是否严格按照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操作,并受理家长的投诉等。”

      如果发现有舞弊行为,符延益表示会严肃处理相关单位和个人。“如发现不按规则推荐上来的学生,首先要对学校进行实名批评,并且取消当事学生的推荐资格。”另外,随机派位现场的家长代表如何产生,目前还在具体的细则制定当中。

      “指标到校”并走“对口帮扶”

      “指标到校”政策出台后,有媒体评论“指标到校政策其实就是对优质学校的政策倾斜,这更会加剧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这不利于教育的发展。”对此,符延益表示,“指标到校是为了让更多的乡镇学生或者根本没办法被划进优质学校片区的学生可以有机会进入这些好的学校享受优质的学习资源。”

      “另外我们也正在开展教育城乡对口帮扶政策。比如海南侨中初中部和演丰中学,滨海小学和演丰中心小学等,都一直在开展合作。”符延益介绍,“优质学校与乡镇学校开展对口帮扶,将优秀的管理人才和师资力量输出到乡镇学校开展教育业务和日常管理的指导等,而乡镇的学校老师也到城市优质学校开展学习也交流,或者是顶岗等。”

      相关新闻

      海口市教育局公布

      招生咨询和监督举报电话

      随着2014年海口市秋季中小学招生方案的出炉,昨日,海口市教育局公布了海口市、各区教育局招生咨询电话以及招生监督举报电话。

      招生咨询电话:海口市教育局:6872463068724631;秀英区教育局:6866121968666104;龙华区教育局:6656864066568641;琼山区教育局:65826216;美兰区教育局:65314979。

      招生监督举报电话:海口市教育局:68724590;秀英区教育局:68661211;龙华区教育局:66568646;琼山区教育局:65821238;美兰区教育局:65351591。

分享 评论信息 网友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登录|注册 作者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