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农村书屋与村邮站共建 惠民工程获双赢

27.11.2014  13:12

 雷鸣镇山地村文化室
雷鸣镇同仁村的文化室在下课后吸引很多学生前来借书看书
 雷鸣镇山地村文化室的管理员正在管理图书
定安县翰林镇章塘村文化室配备乒乓球桌给村民娱乐

  11月25日,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组织南海网等媒体到定安县采访农家书屋与村邮站共建管理创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农家书屋+村邮站”共建管理创新模式,实现了基层文化建设的双赢改革。

   整合原有资源实现合作双赢

  为了丰富农村农民的文化生活,定安将农家书屋这一文化惠民建设工程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并于2010年完成全县108个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建设。

  但由于农家书屋后期建设资金需求与县、镇级财政困难矛盾突出,造成了书屋管理费用不足、图书使用率不高和图书管理员待遇低等问题。加上村邮站建设则缺乏场地和人员,定安决定将村邮站建设和农家书屋叠加业务相结合,实施“农家书屋+村邮站”共建模式,即文化村邮服务站,既实现“村村建站,户户通邮”的目标,解决农家书屋的发展问题。

  目前,定安的文化村邮服务站示范点共有16个,每天开放6个小时。村民不仅可以在农闲时间到书屋看看书,也可以到服务站交水电费、通信费用和网购等业务。文化村邮服务站在为村民提供借阅的同时,也不断拓展服务业务领域,成为便民服务的窗口。此外,16个示范点已实现无线WIFI覆盖。

  “把农家书屋和村邮站结合起来,整合场地和管理人员的资源,打造农村公共服务平台,达到了为民办好事实事的目的。”定安县文体局局长邢莉告诉记者,以前书屋的管理人员的工资只有300,现在他们有700元的基本工资,从村邮站的便民服务中还可以拿到提成1000到3000元。

  定安县邮政局市场部主任程范冰告诉记者,如果没有跟农家书屋合作,每一个村建一个村邮站就要花几万块钱,投入的人力物力都会比较多。“跟农家书屋合作,解决了场地跟人员的问题,实现了资源共享,符合节约型社会的理念。接下来,我们还会开展政务跟电商方面的业务,更好地为村民服务。

   合作模式惠民便民村民纷纷支持

  在定安镇同仁村的文化村邮服务站里,南海网记者看到很多学生一放学就跑到书屋借书。有一位来海南定居的河北人代阿姨每天都来书屋学海南话,“平常当地人讲海南话我都听不懂,刚好这个书屋可以上网学海南话,我就天天来学,感觉挺幸福的。

  而在翰林章塘的文化村邮服务站里,不仅有村民在看书消遣,也有村民在打乒乓球。村民龙大姐基本上每天有空的时候就来书屋看看书,消磨时间。“现在的书屋的书种类真的很多,而且以前要去镇上交的水电费现在在这里就可以交了,挺方便的,我们都很支持。

  据了解,书屋不仅给村民提供了看书的场所,同时定安县政府每年也会组织农业技术、普法等方面的培训和讲座,开展文化汇演或者排球赛等群众性的文体活动。“不管你哪一天来,晚上这里都会有很多村民在跳舞,平常也会有人在这里打排球。通过开展这些活动,能够吸引村民过来,提高了文化室的影响力。”定安县雷鸣镇山地村文化室的管理员如是说。

  通过文化村邮服务站的建设,实现了文化服务、邮政服务、便民服务全覆盖,繁荣了定安的农村经济,同时也加快了定安的城镇化进程。  (符玲 蓝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