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108家文化村邮站服务投入运营 实现户户通邮

26.11.2014  17:40

      原标题:定安县“农家书屋+村邮站”共建管理走出便民新路

      文化村邮站服务进村来

      记者从定安县文体局了解到,今年初,定安县在全省率先提出“农家书屋+村邮站”共建模式,截至目前,108家文化村邮服务站已经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实现了村村建站、户户通邮。

      问题倒逼建设发展新思路

      在山地村委会文化村邮服务站里,几个排列整齐的书架按照政经类、科技类、文化类等几个类别归置了数百本图书。管理员曾繁运一边整理村民文体活动照片和健身操教学碟片,一边乐呵呵地看着村民们连接免费的无线网络上网购物。

      而在去年,农家书屋后期建设资金需求缺口较大、图书管理员事务多却待遇低、图书数量偏少且阅读率不高等问题却是困扰定安县农家书屋发展的“症结”。

      时逢定安县落实村邮站建设契机,该县文体局主动发出邀约,提出了“农家书屋+村邮站”共建模式,以现有的108间农家书屋为依托和基础,按照村邮站标准升级改造,形成文化村邮服务站,在解决农家书屋后续发展问题的同时推动解决“投递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当地村民提供真正的文化惠民、生活便民服务。

      村民文化梦通邮梦实现了

      今年3月底,定安全县25家示范点建设全面完成,建成后的文化村邮服务站实现了文化服务、邮政服务、便民服务全覆盖,极大地方便了当地村民,这从定安县定城镇山椒社区的新变化中可见一斑——

      村民小吴从前每月都要乘车数次到镇上办理各种缴费业务,这让家有老小需要照顾的她疲惫不堪。这半年来,她肩上的担子轻了许多,走几步路就能到文化村邮服务站缴纳费用;

      村民老赵今年端午节前第一次登陆网上商场,把自家粽子的信息输入电脑,借助文化村邮服务站提供的受理订单、配货、寄递、收款一条龙服务,将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粽子卖出了海南岛……

      贴心服务送到家里来

      在定安县雷鸣镇同仁村委会文化村邮服务站,从河北到海南养老的66岁老人代素贞正在管理员符式忠的帮助下,对着电脑学习当地方言。

      这台电脑是定安县文体部门整合农村文化建设资金为各个文化村邮服务站配备的。有了它,该县文化村邮服务站建起了电子办公网络,并逐渐拓展了网络代购销业务、资金账户转移和小额助农取款等便民服务功能,还能将农村特色农副产品通过邮政网络和电子商务等媒介向省内外进行营销推荐,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