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名工人集体不适:工人出院 更注重饮食安全

19.06.2015  00:21

海南网台消息(直播海南):

昨天的节目中,我们报道了海口市长滨四路附近65名工人疑似食物中毒而集体就医的事情,事发前,这出现不适症状的65名工人全部都在附近一家“海长流”的工地食堂吃过饭,16号当天,大部分工人经过救治后都已经出院返回了工地,而经过相关部门调查,那家“海长流”工地的食堂并没有相关的证件,卫生环境也不达标,目前,食药监部门依然在对当天取样的食材进行化验分析,查找相关原因。

今天上午,记者从负责协调处理此事的海口市秀英区政府了解到,目前,65名出现不适症状的工人已经全部出院返回工地,而“海长流”建筑工地的食堂也已经被海口市秀英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贴上了封条,责令其停业整顿。今天,记者也找到了部分出院回到工地的工人。

工人们说,出院回来之后,因为这家海长流工地的食堂已经被关停,不少人开始选择自己在工地上开伙做饭。

但是,对于更多的工人来说,每次干完活之后,根本抽不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自己做饭,所以,他们大多数只能转移到另一家工地的食堂就餐。

记者注意到,这家工地的食堂环境相对较好,厨师也有健康证,这让工人们相对更放心一些,这家食堂的工作人员也表示,自从“海长流”工地的食堂出事之后,他们也更加注重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管理。

另外,记者也了解到,目前,针对此次65名工人集体不适的调查工作还在继续进行,相关的原因以及处理情况目前并未对外公布。

这起事件的发生也敲醒了工地食品安全的警钟,工地食品安全需要符合哪些条件,如何规范管理,在我省的各个工地的食堂又是否都达到标准?今天早上,海南省、海口市以及各区三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展开对海口市各个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的排查工作。

今天中午11点,记者陪同执法人员首先来到了海口市滨涯路上的一家工地的食堂,不足80平米的房子里,工人在屋子一角摆桌吃饭,一旁就是敞开做饭的厨房。实际上,这间厨房中间是一个有水池的工作台,四周仅摆着四五个灶台,没有专门的消毒设备和保洁设备。在工人洗碗的池子里,一堆残羹剩饭和面食渣泡在水中,水池底下堆满了大量垃圾袋和未清理的饭菜,卫生环境十分恶劣。

这名食堂负责人介绍,这间食堂是他们建给各个小组的工人们,自己做饭吃饭的地方,就餐人数有100多人。而为了方便,一般厨师都是由工人或者他们的亲戚自行担当,并没有办理正规的健康证明和经营许可证。随后执法人员也检查了工地施工单位的员工食堂,一样存在各种问题。

李培臣介绍,根据规定,经营食堂必须具备餐饮服务许可证,厨师也必须持健康证明才能上岗。因为这间工地食堂环境卫生不达标,涉嫌无证经营,当场,执法人员也对其下达了整改通知书,责令其停止作业。随后,记者陪同执法人员继续走访了附近几家工地食堂发现,无证经营,卫生超标的问题都普遍存在。

李培臣表示,由于工地食堂依照工期而建,存在时间较短,加上工地的建造并不向他们备案,所以他们往往在每一年的专项检查中,查处了一批违规工地食堂,不久又会有新的工地建造食堂违规经营。针对这一情况,接下来,他们也将在全省的工地食堂排查工作结束后,再汇总制定出详细的整治方案。

 

(视频编辑:潘家仑      文字编辑:于尚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