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市力乍村:粽叶自家种植 年售粽子逾3万个

26.05.2014  23:25

      儋州力乍村的村民展示如何制作粽子(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儋州力乍村的村民展示如何制作粽子(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原标题】儋州市力乍村:粽叶自家种植 年售粽子逾3万个

    “包一个粽子需要多个步骤,不仅要讲究外观,也要注重馅料。”5月26日,“儋州品香粽、摘黄皮、农家休闲游”活动在儋州市力乍村启动,村民展示儋州粽子的制作方法,邀请游客品尝原汁原味的儋州粽子。

      据悉,儋州自汉代起开始制作粽子,北宋时苏东坡谪居儋耳,连续三个端午节在这里度过,教当地人包豆子粽、干鱼粽、鸭蛋粽等,并以此作下酒菜。在儋州,粽子不仅仅是节庆食品,还是大家钟爱的日常美食,家家户户都会做,长久以来,传统的制作方法得以传承。

      在力乍村文化广场旁的一户院落里,几位妇女向大家展示粽子制作的过程。一名村民黄阿姨介绍,制作粽子前要先将这些糯米淘洗浸泡两三个小时后加入精盐搅拌,猪肉也要先用蒜蓉、生抽、料酒等调料腌好。另外,包粽子所用的粽叶都是在村里采摘的,经过水煮后结实坚韧。

      随后,黄阿姨现场展示如何制作粽子,她先拿出三张粽叶铺在桌上,先加一层糯米,再添上猪肉、咸蛋黄、虾等配料,然后再加入一层糯米盖住配料,最后用粽叶裹成一个方椎体,把馅料压实,用竹篾扎紧,圈绳打结。

      在力乍村房前屋后,大片大片的粽叶绿意盎然。力乍村负责人黄振文介绍,该村有109户、600多人。其粽子传承远近闻名的“洛基粽”配方,风味独特,除了自己食用,每年还外销粽子3万个以上,如果全靠采摘野外粽叶包粽,容易造成掠夺性开发,且满足不了需要。因此,他在村里带头成立了粽叶种植农民合作社。“我们种植的粽叶,还给其他的粽子厂家供货。”

      儋州市力乍村以农家餐饮业为龙头,带动富有地方特色的儋州粽子、客家擂茶、客家米线等产业发展,搭建旅游公共线路,集农业观光、乡村休闲游为一体,建设城乡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