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名录公布 琼崖红军云龙改编旧址入选

03.09.2014  00:18
海南网台消息(海南新闻联播)
        明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纪念日。国务院日前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名录,其中就包括位于海口市云龙镇的琼崖红军云龙改编旧址。
        琼崖红军云龙改编旧址,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因1938年12月5日琼崖工农红军在此改编为“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而得名。它是全国首批100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文物保护单位、省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3年前,本台七一大型策划报道《红色现场》,曾将镜头聚焦于此。
        现场出镜    记者    荣佳   
      【旧址广场中央矗立的这座红军战士铜像,目光坚毅,始刻保持着整装待发的姿态。在这铜像的基座上,雕刻着徐向前元帅题词"琼崖抗日先锋"这六个大字。那么这支被誉为抗日先锋的队伍最初一共有多少人,他们来自哪里,那又为什么要进行(改编)抗日呢?】
        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专家  程昭星
      (当时参加改编的人数有300多人,参加改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实现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来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     
        记者    荣佳   
        (现在我们所在的这个位置是当时进行改编的地方,为什么当时选择这个地方进行改编呢。)
        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专家  程昭星   
      (当初之所以选择云龙六月婆庙这里,作为改编地点是有考虑的,一个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的。这里在土地革命时期,是我们的老区之一,群众基础好。)
        在六月婆庙旧址上,如今扩建而成了陈列馆,陈列馆用数百张照片,串起了琼崖革命的光辉历程。当时年仅17岁的周运昌见证了这一历史事件。改编当天,炮竹齐鸣,锣鼓喧天,前来观看的群众就有好几万人,并送了不少吃用礼物慰劳改编队员。
          记者:(改编那时候您主要是做什么工作?)
          海南云龙镇云蛟村    老党员    周运昌 
【改编那时,我主要是搞地下工作。十几岁就把自已交给党,党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当时)发展支部、发展党员,搞地下工作,帮助送钱送米扩大部队还送一些衣服给红军。】
        自从去年9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这里已接待40多家单位数千人次,来到这里缅怀先烈、重温入党誓词。
        同期声:海口市民
      (海南前辈对海南贡献这么大,要多教育我们的下一辈,继续发扬革命传统。)
        过去,旧址就2间简陋的瓦房,10多年来,海口市先后投入3000万元对其改造扩建。     
        同期声:海口市云龙镇政府主任科员  分管改编旧址工作  吕达波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宣传,加大管理,把这里打造成为全国的红色旅游景点,让更多人来我们这里,缅怀革命事迹,更加珍惜今天的日子。)
 
(文字编辑:陈芊亦    视频编辑:张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