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18个市县上报排涝规划 海口拟投入183亿元

18.09.2014  10:13

      原标题:海南18个市县上报排涝规划  海口拟投入183亿元

      9月16日,台风“海鸥”给海口带来特大暴雨,图为海口龙昆沟水满溢出路面(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台风“海鸥”的到来,让海口人民戏谑自己居住的城市成了“水上威尼斯”。在17日下午省政府召开的抗风救灾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解释了造成内涝的4大原因,并透露,政府正在积极着手解决城市排涝问题,目前18个市县的城市排涝规划已上报国家住建部。其中,海口拟计划投入183亿元,用于综合解决城市排水排涝等问题。

      三大“短板”一个巧合造成海口变“威尼斯”

      台风“海鸥”造成我省海口、澄迈、临高、文昌等多个市县内涝,特别是海口市风力较强雨量较大,全天降雨量为175.3毫米,达到大暴雨等级。登陆海南时,正遇上天文大潮,台风引发的风暴潮与天文大潮叠加,出现66年以来的最高潮位4.37米。海口海甸五西路防洪沟、龙昆沟、大同沟、海甸溪等河道溢出路面,造成海口市海甸岛片区道路、龙华路、义龙路等25条道路严重积水,深幅有30-50厘米,面积有17.3平方公里。

      对此,省水务厅副厅长沈仲韬分析,在海口,积水主要有4个原因。

      “我们现有的排水设施建设标准偏低。”沈仲韬表示,此次强降雨时间急短、雨量大。海口市区24小时降雨量达175.3毫米,达到大暴雨等级,超出海口市城市道路排水设计一年一遇的排水标准。

      又恰逢风暴增水海潮上涨顶托。9月16日11时达到4.37米的高潮水位,使得龙昆沟、美舍河、五西路明沟、海甸溪河道水浸溢出路面,造成市区路段严重积水。

      第三个原因在于城市扩张速度太快,排水设施建设的不完善,历史欠账多。沈仲韬说,海口市现有排水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不配套,管道排水理念和设计方式陈旧,与新城市积水范围不协调,城市管网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且城市排涝系统不完善,规划排水出口为建设完善和人为占压排洪河道等排水设施,造成椰海大道景山学校段、琼山大道、滨涯路、文明东与板桥路口等道路积水长时间不能消退。

      还有就是,我国排水设施相对单一,没有综合考虑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可渗透路面、透水性广场等综合工程设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排水造成内涝。

      海南省18个市县排涝规划已上报住建部

      排水是城市的良心。除了海口外,近年来,国内多个城市遭遇了内涝带来的重创,让城市排水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那么,这个问题可有解?

      “我们要建设海绵城市,政府正在转变理念。”沈仲韬介绍,国务院2013年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其中特别提到了城市供水、排水排涝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住建部去年已开始启动全国所有城市排涝规划工作,提出10年内全面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从2015年开始的前5年为建设期,政府市政、规划、建设、水利等多个部门,通过排水管网的更新改造等措施,综合解决城市内涝的问题。

      沈仲韬强调,“排水是城市的良心,”他同时表示,“城市内涝是综合因素产生的结果,不是简单地加粗加多排水管道就能解决的问题,还需要新增透水地面,或下沉式广场,下沉式绿地等手段。”他透露,目前,海南省有18个市县的城市排涝规划工作意见完成,上报国家住建部。

      海口市政府副秘书长吴优也表示,经水务厅批复,上报给国家住建部的海口城市排涝规划中,拟计划累计投入183亿元,用于综合解决城市排水排涝等问题。“资金投入很大,政府有意于改变原来重地上轻地下,重面子轻里子的问题。”沈仲韬说。(南国都市报记者袁兰)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