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栾川一山村仅剩5名独居村民 4人是光棍
锅台是王军兄弟的“餐桌”
眼神不好,坐在门口等人来。
山里、山外两重天,但不是所有的山民都能顺利地搬出大山,栾川县石庙镇石宝村扎子沟原有100多户村民,但近几年来条件相对好点的村民,或是到镇上租房,或是搬出了大山到了城里,目前只剩下5个村民(其中有4个“光棍儿”)独居在6公里长的山路上。虽然他们也是邻居,但彼此的距离却那么遥远。“我们也想搬出大山,但没有钱!”他们说,在山上独居最难忍的不是贫困,而是孤独。
进村的泥泞路 4公里外无法行车
6月19日,记者冒着小雨驱车前往石宝村探访,发现前往石宝村的山路只有两米多宽,而且满是泥泞,走在山间,摇摇晃晃,山坡角度最大的约有70度,车向上行至4公里处时,就再也上不去了,记者只好徒步前行。据该村村长介绍,石宝村有两道岭,一道叫扎子沟,另外一道叫石宝沟,其中扎子沟最为贫穷。
“2000年的一场大水,扎子沟很多房屋被毁,唯一一条山路也被冲垮了,现在咱们走的这条路就是大水过后修的。”山路上,石宝村村委会主任尚红伟说,重修这条山路花了六七万元钱,石头、泥土都取自山中,整个工程也由村民们自己完成。
“前两年,联通公司在这里修了基站,要不,村民们连电话都没有。”尚红伟说,曾经他也想过把这条山路换成“水泥装”,但整个工程下来需要600多万元,而该村只剩下5个村民,投入和收益不成正比。尚红伟表示,作为村干部,他希望能帮这5个村民“搬出去”,但是有心无力。
家有四世,却不能同堂
姓名:李文正(78岁)居住位置:山沟400米处
李文正是5个人中年纪最大的,也是唯一一个成家的,只是老伴儿已经去世,孩子们在山下居住,老人独居在此。老人告诉记者,之所以没有下山,是因为孩子们也是租房子住,不愿意拖累他们。23日上午,记者联系上了李文正的儿子李海洲,他正在山上看望父亲。“老人嘴上不说,但心里还是想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的。”李海洲说,但现在兄弟几个都没能力把父亲接下山。
如今,老人已经有重孙子和重孙女儿了,虽说家有四世,却不能同堂,为了安慰老人,儿子们会经常带着孩子上山看望他。没事儿的时候,李文正喜欢用竹子编小篮子,等重孙、重孙女来了送给他们。 一部手机,只为晕倒前求助
姓名:尚仁英(57岁)居住位置:山沟0.5公里处
见到尚仁英时,他正坐在家门口的凳子上揉腿,旁边还摆放着5张凳子。他说,前几天,山里来了几个采药人坐在他家门口歇脚,还跟他说了会儿话。“从那天起,凳子就一直放着。”尚仁英说,有人过来,也能让人家坐下来“喷喷”。
尚仁英有一个弟弟,前两年弟弟的儿子结婚后,搬到了县城住,就剩下他一个人住在山上。尚仁英告诉记者,他患有非常严重的高血压,每年都会晕倒好多次。“我有个手机,但它最重要的作用是在我晕倒前给弟弟或村里打电话求救。”尚仁英说,对方接到电话后,会第一时间赶回来把他送到医院。
“有时候他会不好意思,怕麻烦我。”尚仁英的弟弟尚天英说,他也想把哥哥接下山,但目前能力不够。 再熬两年,我就能下山了
姓名:尚跳门(58岁)居住位置:山沟4公里处
还没进尚跳门的家,记者就看到,本来坐在家门口的他,一下子站起来,迎面跑来。“村长,你咋上来了?你来干啥了?”尚跳门跑到跟前,笑呵呵地问道。“他眼睛不好,没事儿就坐在门口。”尚红伟说,每次看见有人过来,他就会跑过来看认不认识,认识的话,非得拉着说几句话才行。
虽然家中没有女主人,但尚跳门的屋子里却打扫得一尘不染,用尚跳门的话说:“天天没事儿,得找点事儿干。”跳门告诉记者,他上次在山里见到这么多人是一个月以前。“太孤絮(孤独)”是聊天中尚跳门说得最多的词,他说他也很想搬出大山,但因为没钱就一直没搬出去。“我听说过了60岁,就可以免费住进养老院,再熬两年我就能下山了”。
能忍艰苦,受不了没人说话
姓名:王庆(50岁)、王军(47岁)居住位置:山沟6公里处
随后,记者来到距离村口6公里处的王庆、王军兄弟家,正赶上两兄弟吃午饭,他们的午饭是玉米糁加煎饼,四五十岁的汉子见到生人到来,竟然有些手足无措。据尚红伟介绍,王庆、王军姊妹5个,弟弟被“招”出去了,妹子也已出嫁,只剩下他们两人一直单着。
当记者问起是否想到山下去住,弟弟王军连声说道:“当然想。”原因不是山上艰苦的条件,也不是出行不便,而是“没意思,没人说话”。王军告诉记者,这几年,看着邻居们一个个“下山”,他们也曾动过这个想法,但因为他们租房都租不起,就没敢下山。最近,兄弟俩又商量起“下山”的事儿。“真不行,我们就把家里的三头牛卖了,下定决心了!”王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