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4300米的野外驻训地:13女兵战昆仑

22.09.2015  09:02
海拔4300米的野外驻训地:13女兵战昆仑 - 海口网
来源: img.hkwb.net

   海拔4300多米的新疆军区某红军师野外驻训营地,活跃着一群女兵的身影。她们豪迈地说:我们是女兵,但在昆仑山,“”只是一个修饰词,“”才是我们应该有的样子—— 十三女兵战昆仑。

  女兵们在昆仑高原进行接力站开设训练。 刘永 摄

  海拔4300多米的昆仑高原某地域,新疆军区某红军师首长机关指挥要素演练正在进行。一辆通信接力车穿过硝烟,在指挥方舱旁停下,5名女兵一跃而下,扛天线、砸地钉、收拉线,个个身手敏捷,不到5分钟,接力站开设完毕。

  站在10米远的距离,你已看不出她们是女兵还是男兵。凯夫拉钢盔下,她们的面容如男兵一样黝黑红亮。

  清一色的独生女,清一色的大学生士兵,该红军师通信营值勤站13个女兵从“娇娇女”到“昆仑女汉子”的转变,经历的痛苦似乎没有被“承认”。用她们的话说:这点苦算啥,跟吃零食一样。

  7月初,该红军师整建制赴昆仑山参加高原野外驻训,值勤站20多名女兵激烈竞争,最终13人出征昆仑。

  谁都知道昆仑苦。部队驻训地海拔4300多米,高原反应、紫外线、狂风,这些细皮嫩肉的女兵能扛得住吗?

  上山前,微信圈疯传一组图片,年轻漂亮的女驴友千里单车走西藏,出发前楚楚动人,半道中已是蓬头垢面。女兵们惊呼:高原就是一个魔鬼化妆师啊!

  既然这样为何还要争先恐后上高原?中士班长马隽道出了女兵们的真实想法:我们不应该只是敲敲键盘、接接电话,军旅人生一定要出彩一次,上昆仑战高原,正是从军路上最美的风景。

  13个女兵分为2个班,一个班一辆接力车,分别担负师基本和预备指挥所接力通信保障任务。从都市到高原,从室内到战场,女兵们整装待发。

  上山前,她们进行过2个月的接力通信强化训练。同在一个训练场的男兵们时常投过来轻蔑的眼神:“绣花枕头”靠边站,打仗还是男兵上。

  女兵们不服气,叫板男兵,比赛十多次,女兵输多胜少。

  而且她们还要在昆仑山与男兵一比高下,艰难的现实摆在面前:接力天线重48公斤,男兵2人从车上拆卸轻松抬走,女兵3人抬起来踉踉跄跄;固定天线钢索的地钉,长60厘米,重3公斤,要抡起5公斤重的大锤20秒内打入地下;约20米长的线缆、被覆线埋于地下15厘米,用4公斤重的十字镐挖掘沟槽。

  在海拔4300多米的高原上行走,相当于平原负重20公斤,这样的环境下再干如此消耗体力的力气活,还要追求速度,对这些20多岁的女孩子来说,的确很艰难。

  女兵们义无反顾地扛起了这些重任。是短板,就要敢于面对。

  二班班长马隽,27岁,毕业于西安西京大学,是女兵中的“大姐”。她头脑灵活,带兵有方,训练有道。

  既然是力气活,那就把体能练扎实,打牢高原训练基本功。她请师侦察营的一名班长当体能教练,从最基础的俯卧撑、仰卧起坐练起,逐渐增加训练强度。一个月后,女兵们的体能素质大幅提升。

  接力站开设过程中,扛天线、砸地钉最累。身高1米73的青海姑娘、上等兵范小平当仁不让,主动请缨担任2号手。

  笔者跟随采访,亲眼目睹了让人揪心的情景。范小平左手扶地钉,右手拿大锤,一下一下砸,一不小心,大锤落偏,蹭到了左手大拇指,皮破血流,疼得她不禁跳了起来。见状,几个女兵立即跑过来,掏出酒精棉、创可贴为她包扎伤口。

  范小平用衣袖擦了下快要流出来的眼泪,声音略带哭腔:没事、没事!

  笔者看看范小平的双手,老茧叠加,十个手指一圈白、一圈黑,那是创可贴粘了撕、撕了又粘留下的痕迹。一个20岁的姑娘,这双手本不该是这样的。

  13个女兵的衣服口袋里都装着酒精棉、创可贴和活血止疼膏。天线架设、线头接续、攀登固定,随时都可能弄破双手、伤到脚踝。

  一班副班长陈赞出了名的爱美,上山前购买了一大堆防晒用品。她是线头接续组负责人,担负接力站与指挥所通联这一关键环节的重任,上了高原每天琢磨着接力机和交换机的快速联接,“面子”的事早就被她抛到了脑后。

  教材规定一个人负责3个地钉的固定,男兵可以,女兵也是这样肯定吃不消,影响架设速度。陈赞和几位班长骨干商量,可以改变一下训练方法,3个女兵立起天线后再各砸一个地钉,整体架设时间至少可提前15秒。

  她们将这一不符合教材规定的训练方法上报营里,营长钟都成大为赞赏:不管采取什么办法,只要能提高训练成绩,都不失为好办法。女兵班根据自身实际科学改进训练方法,真是不简单。

  采用了创新训练方法之后,在3次与男兵班的对抗竞赛中,2个女兵班均完胜男兵班。

  “不愧是‘昆仑女汉子’!”在13个女兵的欢呼雀跃中,男兵们终于体会到了女兵的智慧、坚韧和顽强。

  女兵们豪迈地说,我们接受“昆仑女汉子”这个光荣的称谓。我们是女兵,但在昆仑山,“”只是一个修饰词,“”才是我们应该有的样子!

  高原的风霜雪雨吹打着13位年轻女孩,她们依然如迎风傲立的昆仑“红柳花”,艳丽着高原的色彩。

  女兵的身影映照在喀喇昆仑。女兵的英姿奔跑在生命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