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兴志:八旬翁38年义务“邮差”

23.12.2014  03:54

认真分捡报刊信件,黎兴志每天都乐此不疲。
义务邮差,黎兴志不图别的,最大的满足就是收信人一个欣喜的笑脸,一声真诚的道谢。
闲暇时,黎兴志最大的嗜好是读报,关注的是国家大事,关心的是农垦的改革与发展。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间断。

  黎兴志,这位脸上挂满沧桑、面相木讷,眼神却透着慈善的81岁杖朝长者,38年来,一年365天,风雨无阻,寒来暑往,送递信件报刊不计报酬,自配治疗痛风的药水为人治病不取分文。2013年,他被评为“温暖人心感动垦区”十佳人物,同年,又荣获海南省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称号。

  1953年,黎兴志从广东省肇庆来东太农场南俸片区参加工作。1969年,他开始学习中医,1972年被调至南俸医院。南俸农场地处偏僻,交通十分不便。电报、信件是当地知青与外界保持联系的载体。而报纸则是农场职工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由于南俸农场专业邮递员不足,时常导致报纸“朝花夕拾”,新闻常常变成“旧闻”,信件也因反馈太慢而误了事情。

  作为一位喜欢读报、挂念故乡的“外来客”,看到邮电所里堆积如山的信件和报纸,黎兴志心里也憋得慌。“那时学雷锋的浪潮感动了我,我很想做个像雷锋那样的人,每天都做一些好事,做一辈子。”黎兴志说,这是当时他对自已的期许。1975年,他抱起第一叠报纸和信件,开始了义务邮递生涯。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委托黎兴志拿信件、报刊。再后来,黎兴志干脆做起了忠实的“邮差”,义务为该场医院及其邻近的青湾队、茶场、基建队、学校等地的职工宿舍小区员工送报、送信。从此,附近订户都能及时收到散发着油墨香的报刊。

  1983年,黎兴志虽然退休了,但为这些单位职工送报送信,仍然成为他的日常工作。

  从黎兴志的住所到南俸邮政代办所,要经过一座桥,再转几个弯,距离约500米。这条路,黎兴志每天来回走了38年。

  38年来,黎兴志每天从家里出发走到邮政所,又抱着一大叠报刊和信件从邮政所走出,走街串巷,逐一为手上报刊和信件找到它们的归属。黎兴志用双脚,一次又一次丈量着他脚下的那片土地。

  而在黎兴志的儿子黎海明的记忆中,他父亲还曾经用土办法让一些死信“复活。”“有时候收信人的名字写错了,他反复地打听,找上半个月一个月,直到找到为止。

  最让人感动的是,1985年10月的一天,黎兴志准备去邮政所,刚走出门不久,被一辆摩托车撞倒了。黎海明闻声赶到,过了一会儿,黎兴志才从昏迷中醒来。“大家要送他去医院检查,他却让我去拿报纸。”黎海明说,当天检查结果出来,得知没大碍,晚上黎兴志依然打着手电筒出去送报。

  由于身体原因,家里人有时阻止他送报送信,他很不高兴。黎兴志说:“做义务邮递员,苦中有乐。当我每天把600多份报刊信件送到它们主人的手里,感到生活是充实的,美好的。送完报刊后,我就可以在家专心致志地读自己订阅的报刊。有了这些报刊的陪伴,这辈子,我不再寂寞。”  

  当地居民津津乐道得最多的,除了黎兴志义务送报刊信件,还有他的医德。

  黎兴志退休前是一名敬业的中医药医生,最擅长防治疮疖痈肿、散风除湿、跌打损伤等疾病。退休后,他在附近种了一些草药,平时还上山采草药,经常帮助农场职工治病,总治愈率达90%以上。家在南俸双滩队的黄阿婆,被痛风病折磨了10多年,每年治病花费上万元,后来找到黎兴志,黎兴志免费为她实施中医治疗。一个月后,病情逐渐康复,黄阿婆满脸笑容地说:“几个老病友都走了,我却活了下来。这是黎医生给我的福气啊!

  黎兴志总还在不间断地做好事,过去、现在、将来…… (记者 冯清乾 撰文/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