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出现大面积死鱼》追踪:3天捞起死鱼47000斤
海口网7月24日消息 (记者 林菲摄影报道)经过3天的打捞工作,东湖出现的大面积死鱼已基本打捞处理完毕,3天以来打捞出的死鱼约有47000斤,大多数为罗非鱼,已做无害化处理。
东湖捞出47000斤死鱼
22日早上,东湖突然出现大面积死鱼,引发恶臭。中午,龙华区政府及市园林、环卫、环保、水务、海洋渔业、卫生防疫等政府有关部门现场办公,分析及查找原因,并迅速组织工作人员,与海航志愿者一起开展打捞工作,截止到23日上午8时才完成,共打捞死鱼约40000斤。据了解,7月20日东湖就已开始浮上死鱼,当天傍晚市园林局组织工作人员在海口人民公园第一时间进行了打捞,第二天又继续打捞不断上浮的死鱼7000余斤,直至22日上午再次出现大面积死鱼,3天合计共打捞死鱼约 47000斤。
23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东湖,没有了大面积死鱼,东湖回归平静,但是湖面上还能看到零星几只死鱼漂着,腥臭味已经基本散去。“现在感觉好多了。”市民陈先生说,死鱼出现后臭得让人难以呼吸,他看到很多工作人员熬夜进行了打捞工作。
记者从市园林局获悉,目前海口人民公园管理处正继续巡查并组织人员及时对湖面进行清理打捞、科学处置,水上环卫部门对打捞出来的死鱼进行无害化填埋处理,同时园林部门正组织人员和机械设备对湖心岛及周边环境进行整治,还市民与游客一个整洁干净的环境。
定期清淤可预防大面积死鱼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东湖鱼群大面积死亡?市水务局介绍,针对近日我市可能会出现强降雨过程的天气情况,为防止内涝,排水管理部门自17日起降低了设置于美舍河下游的橡胶坝工作水位,美舍河水面相应下降,使向东西湖补水的东风桥泵站没有足够的水位运行,导致数日来东西湖水位比平常下降60%左右。而市海洋与渔业局的工作人员22日在现场测量的水位仅有0.7米左右深,并发现湖底有大量淤泥。他们初步判断,这几日天气反常,从高温干旱到突降大雨,水温变化大,凑巧7月又是罗非鱼发病的高峰期,同时水底淤泥太厚,氨氮含量高,所以造成东湖的鱼缺氧大规模死亡。
市内水域出现大面积死鱼情况并非第一次,红城湖、美舍河等都曾发生过,很多市民也因此抱有“水质是否受到了污染”的疑问,对此市海洋与渔业局也给予了解释。天气反常、淤泥过多、鱼群密度过大、污水排入等都是可能导致大面积死鱼的原因。如果是因为天气等自然因素导致的水位环境变化,鱼群可能会由于缺氧将头浮出水面并张开嘴巴;如果是因为污染等人为破坏水位环境,鱼群可能会因刺激出现跃出水面的反常现象。
市海洋与渔业局对如何预防和减少市内水域出现大面积死鱼的现象,给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定期清理湖底的淤泥,保证水质;二是控制鱼群的密度,最好是在每亩250尾左右;三是采用活水注入的方式,改善水质;四是可借鉴养殖户的做法,在天气低压闷热时开增氧机,增加水里溶解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