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过来人谈“3+大综合” 负担太重优等生也遭遇“滑铁卢”

10.06.2016  21:12

   海口网6月10日消息 (记者李银 实习生李珊珊)树十年高木,育百年英才。不知不觉中,高考自1977年恢复以来,已走过整整40年。从上世纪80年代的“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到上世纪90年代的并轨、扩招政策出台,再到进入新世纪后的自主招生、统一考试、分省命题等……高考制度几乎每年都在变。本报记者邀请参加过“3+大综合”过来的“高考人”,讲述自己的高考故事。

  学生老师负担都太重

  市民杨婷婷说,表妹参加了2016年高考,这次来海口专门是为了给她加油打气,希望她有一个好成绩。在问及当时的高考模式时,杨婷婷坦言,当时参加了江苏省2002年的“3+大综合”模式让不少“优等生”遭遇“滑铁卢”,而她也是其中一位。

  杨婷婷介绍,高考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全面发展,但实际操作下来,2002年的“3+大综合”模式却被师生们戏称为“奇葩”。主要的原因是9门课的考试科目,对考生来说实在是太重的负担。

  “2002年江苏的高考改革向着更为彻底的‘3+大综合’迈进。”杨婷婷说,当时的大综合就是除了语文、数学、英语3门“主课”科目外,考生还要做一张总分300分的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科大综合试卷。

  回忆那年的高考,让杨婷婷记忆颇为深刻的,是很多的老师眼中的“优等生”都遭遇了“滑铁卢”,而她也是其中一位。“相比语数外三科一共450分,大综合总分300分占的分数实在太多了。”语数外三门学得好的孩子,一般不愿意抽太多的时间来复习副科,反而是语数外成绩一般的孩子,愿意用更多的时间去背书学习,结果在大综合上占尽了优势。

  杨婷婷还说,当年高考是“3+大综合”,九门代课老师的任务也加重了,各种复习资料,各种模拟考,学生的负担也可想而知。

  难以保证生源的充足

  在海口实验中学考点外,市民吴冬冬说,表弟参加了2016年高考,语文和数学有些难度。回想起2003年参加辽宁高考的情景,她说,当时的高考模式是“3+大综合”,大部分参加过该模式的学生对“大综合”这一考试模式仍然持肯定态度,认为理、化、生、史、地、政这6个单科综合到一张试卷后考题难度有所下降。

  吴冬冬称,高考采取“3+大综合”模式在意料之中。同学们普遍认为采用“3+大综合”划定录取最低控制线则难以保证生源的充足,考生志愿的调配也不尽合理,存在一边上线、一边不上线的所谓“瘸腿”考生的情况。

  “下定决心复读后,突然通知要文理分科。”回忆起当年的高考,在中国国旅(海南)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负责销售的洪先生记忆犹新。复读前那一个暑假,因为到底是选文、还是选理的纠结,加上对选择后未来何去何从的迷茫,为此,他瘦了好几斤。

  2001年,河南高考开始实行“3+X”,也就是大综合,文理不分科。就在该政策实行3年之后,2004年改成了文理分科。因为2003年高考落榜,准备复读的洪先生正好撞上了这一调整。

  “我老家在农村,当时,农村的孩子还是得靠考上大学来改变命运。经历了落榜,本来心情就很沮丧,好不容易调整好状态决定复读,却不得不面对文理分科的改变。”洪先生告诉记者,得知这个消息时,先是震惊、不敢相信,接着就是不知所措。

  回忆过往,洪先生觉得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重大决定。“很纠结,是因为来得突然;很迷茫,是因为无法预知抉择之后的命运。”他说,不管怎样,那都是青春,是刻在心里一辈子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