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正式发布
本报海口3月26日讯 (记者陈蔚林)经教育部核准批复,省政府近日印发了《海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这次高考综合改革将在保持现行考试招生制度稳定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等突出问题。今天下午,省政府召开海南省高考综合改革新闻发布会,对《试点方案》进行详细解读。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继上海、浙江作为高考综合改革第一批试点省份成功落地后,我省也作为第二批试点省份于2017年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此次高考综合改革主要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在我省原有高中基础会考的基础上,调整考试的类型、科目、内容、范围、考试时间等;二是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在我省原有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础上,完善评价内容、规范评价管理、明确评价使用;三是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改革高考科目设置、明确高等学校招生录取选考科目、改进高等学校录取方式、完善和规范高等学校自主招生、探索本科高等学校综合评价招生、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改革后的高校招生录取实行“两依据、一参考”方式,即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择优录取。其中,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学生在高中阶段可依据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安排和自身情况,分别在高中3年内完成学业水平考试14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等级性考试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学生可以根据提前两年公布的高校招生录取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以及自身的兴趣特长和未来职业规划,在这6个科目中选3科作为自己的等级性选考科目,等级性考试成绩计入高考录取总成绩。
也就是说,从2020年起,我省高考录取总成绩将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自主选择的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以标准分呈现。其中,外语考试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考生可选择其中最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一次考试时间安排在统一高考时间,另一次考试时间安排在高三上学期末,根据教育部的统一安排进行。
从2017年起,我省已对录取批次进行调整,把原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合并为本科A批,原本科三批改为本科B批。从2020年起,录取批次仅设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即原来的一、二、三本将被合并为本科批。
此外,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还可以参加有关高校的自主招生,高职院校也可以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测试/职业适应性测试”评价方式择优录取。这样的录取方式,体现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基本精神。
海南因何成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本报海口3月26日讯 (记者陈蔚林)为什么国家选择海南作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海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下称《试点方案》)又是如何酝酿出台的?在今天下午召开的海南省高考综合改革新闻发布会上,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该负责人介绍,高考综合改革由教育部统筹进行顶层设计,之所以选择海南作为试点省份,与我省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探索具有良好基础有关。
首先,海南改革基础好。2004年,作为全国第一批普通高中课改的四个省份之一,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在课程建设、学生管理、教师评价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另外从2007年开始,我省又将基础会考成绩的10%计入高考录取总分,基础会考组织完全按照高考标准进行,我省已经进行了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实操经验。从整体来看,不论是在高考改革的实践操作,还是社会、师生、群众的认可度等基础都比较好。
第二,海南学生基数相对较小。全省人口920万人左右,全省高中学生约17万多人,目前每年高考考生稳定在6万人左右,新高考改革影响的学生基数相对较小,便于统筹管理和组织实施。
第三,海南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相对成熟。我省从2014年1月正式启动方案研制,起步早,经过深入调研、充分论证,方案制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不断完善,得到教育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和专家的指导肯定。
第四,海南在地域上有一定代表性。6个试点省市中,海南在地域上虽属于东南沿海,但教育基础和条件较薄弱,与中西部省份教育特点相似,海南的试点对中西部省份可以起借鉴作用。
作为政策研制的牵头部门,海南被列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后,省教育厅就及时组织由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育政策专家、教研专家、高中学校校长、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研制小组,对先行试点的上海、浙江高考综合改革情况和我省各市县教育状况进行了摸底调研,对相关重大基础理论、国家政策要求和实践操作问题,组织开展了全面论证。此后,省教育厅又在2016年先后发布的《海南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和《海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海南省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等配套方案基础上,结合高考综合改革重点课题研究成果,以及课题校实验实施情况等,组织研制组认真研究起草《试点方案》。
为了使《试点方案》更加科学,省教育厅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召开了160多场次征求意见会、专家咨询和专家论证会,对象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育行政、教研、考试部门和高校招生部门,高校和普通高中校长、教师、学生及其家长以及有关专家等。2017年至2018年,国务院、教育部多次召开高考改革工作会议,我省在吸纳各项工作新要求,借鉴上海、浙江成功经验基础上,根据社会各方面意见,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细化了有关要求。
该负责人补充说,自2017年秋季实施高考改革以来,我省在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管理方面以及考试招生组织、专业支持等方面,都遇到了新的挑战。当前随着这个方案的正式发布,这些方面可能遇到的挑战会更大。省教育厅已组织专家对高考改革带来的挑战进行了风险评估,分析了教育系统内部、教育系统外部等12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方案初步制定后,省教育厅多次向教育部汇报我省《试点方案》研制情况,及时就方案中涉及的政策性问题进行沟通。两年多来,省教育厅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尤其是对一些焦点问题展开充分研讨,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达成了广泛共识,经省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后,省政府先后两次报教育部核准备案。教育部于2018年2月28日正式批复我省《试点方案》。
《海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调整
减少考试次数减轻学生备考负担
本报海口3月26日讯 (记者陈蔚林)根据教育部多次研究反馈的意见,我省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作为《海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配套政策文件,《海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下称《实施办法》)也进行了相应修改。在今天下午召开的海南省高考综合改革新闻发布会上,省教育研究培训院负责人介绍了《实施办法》修订内容。
该负责人表示,与2016年3月印发的《实施办法》相比,新修订的《实施办法》主要在以下3个方面发生了变化:一是调整了合格性考试时长,更改了等级性考试内容范围的表述;二是对技能操作等考查项目的成绩认定与应用做出了说明;三是对“考试对象”的表述做出修正,对报名方式、考试时间做了进一步的细化安排。
从考试的科目和类型来说,改革后,高中学考科目实现全覆盖,包括了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全部14个科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8个科目只设合格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同时设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
从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来说,合格性考试各科内容限定在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范围内,等级性考试内容在合格性考试内容基础上增加了选择性必修内容。在考试成绩的呈现和使用上,合格性考试结果按“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呈现。考试不合格的考生,高三毕业前可补考1次。等级性考试成绩以标准分呈现,与统一高考3个科目成绩的标准分合成后作为高等学校录取总成绩。
该负责人特别说明,学生在高一年级最多可选择3科参加合格性考试。合格性考试各科成绩的使用,一是作为学历认定依据,二是作为评价普通高中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三是提供给招生高校使用或参考。合格性考试成绩终生有效,等级性考试成绩当年有效。
《实施办法》的修订对考生有哪些影响?该负责人认为,一是通过科学设计合格考成绩呈现方式,能够减少考试次数,减少学生备考负担;二是明确学生参加等级性考试的科目可以在高考报名时最后给予确认,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学生选择需要;三是明确等级考试成绩使用标准分计入高考总成绩,减少了等级性考试中科目试题难度对考生成绩的影响;四是分散安排高中三年的合格性考试,既有利于规范学校课程安排,又有利于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五是能够将学业水平考生与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整体设计,各科学考笔试成绩和相关的技能操作考查成绩,都会记录在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中,供高校评价使用。
高校将分专业(或学科大类)提出报考科目要求
具体方案预计在今年上半年向社会公布
本报海口3月26日讯 (记者陈蔚林)高考综合改革实施后,我省高考考生将不分文科、理科参加考试。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各高校将分专业(或学科大类)提出考生报考专业的科目要求。2020年在我省招生的各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正在编制中,预计在今年上半年向社会公布。
改革后,各高校将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需求,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中,分专业(类)提出1门、2门、3门选考科目要求或不提科目要求,考生选考科目符合学校专业要求的方可报考。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举例,如果某考生想报考哲学类的哲学专业,A高校提出选考科目要求为“政治”1门科目,则考生选考的3个科目中须有“政治”科目方可报考;B高校提出选考科目要求为“政治”“历史”2门科目并要求“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则考生选考的3个科目中须有“政治”“历史”2门科目方可报考;C高校提出选考科目要求为“政治”“历史”2科并要求“考生选考其中1门即可报考”,则考生选考的3个科目中有“政治”或“历史”1门科目即可报考;D高校选择“不提科目要求”,考生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选考任意3科均可报考。
由此,志愿填报及投档的基本单位也将由“院校”改变为“院校专业组”。“院校专业组”由招生院校根据不同专业(含专业或大类)的选考科目要求和人才培养需要设置,是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一所高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
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测试”评价方式
本报海口3月26日讯 (记者陈蔚林)作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也是这次改革的重点。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改革也提出了加快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的措施。
具体来说,一是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测试”评价方式,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提供多样化入学形式。高等职业院校可根据自身办学特色,自主确定录取标准和方式。参加高等职业分类招考并被确认录取的考生可不再参加高考。二是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等职业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等职业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此外,我省还将继续实施中职和高职贯通招生制度。包括中高职“3+2”分段培养、中高职“3+2”连读培养和“五年一贯制”招生等。其中,中高职“3+2”分段培养是面向具有本省学籍的初中应届毕业生,通过中招考试择优录取新生,中职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学制并达到毕业要求后,转入高职院校就读。中高职“3+2”连读培养是中职学校对口高职院校面向本省初中毕业生,通过中招考试择优录取职业教育人才,项目学生在中职学校连续就读3年,完成中职教育学习任务取得毕业证书,经对口高职院校考核通过后,可继续在中职学校就读2年,完成高职教育学习任务并获取对口高职院校办法的大专毕业证书和相关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什么?怎么考?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详解“合格性考试”“等级性考试”
在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兴趣,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选择,规划人生。 本报记者 张茂 摄
本报海口3月26日讯 (记者陈蔚林)记者从今天下午召开的海南省高考综合改革新闻发布会了解到,我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项考试有什么区别,考什么,怎么考,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作了详细解读。
该负责人介绍,合格性考试各科目成绩合格,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或社会考生获得高中同等学历认证证书的必要条件和主要依据。等级性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是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
其中, 合格性考试内容为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内容,涵盖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科目。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可以不参加合格性考试,使用高考成绩作为相应科目成绩认定的依据。合格性考试成绩分“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呈现,不合格的考生在高三毕业前允许补考1次,此成绩终生有效。
具体来说,高中学生高一年级时可报名参加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合卷,按一个科目计)等科目中不超过3个科目的合格性考试,高二年级时再参加其余科目的考试。具体的考试时间为每年7月7日、8日,每天安排4个科目的考试。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5个科目的技能操作安排在参加本科目合格性考试笔试的同一学期进行。不参加高考的学生,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合格性考试安排在高三下学期的4月份进行,具体时间为每年的4月9日。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3个科目的合格性考试安排在高三下学期的4月底以前完成。
等级性考试内容为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涵盖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目。考试成绩以标准分呈现,成绩仅当年有效。
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学科能力、学习兴趣和高校招生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自主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选择3个科目参加等级性考试。选考科目由考生在高考报名时最后确定,高考报名结束后不可以更改。
该项考试时间安排在高三下学期每年的6月9日至10日进行,与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统考科目同时报名。其考试成绩将和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组成高考总成绩,是高考录取的重要依据。
对于记者提出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把考试科目覆盖到所有学科,会不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这一问题,该负责人认为,高考综合改革的目标是减轻学生负担。新实施的学业水平考试,虽然涵盖高中学习的14门科目,但这14门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是分散在普通高中3年来完成。此外,学业水平考试中的合格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学生学业水平只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即为合格,避免学生分分必较,唯分数论,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
该负责人特别介绍,实行高考综合改革会给高中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一些变化,主要是原来学生只能选择文综、理综,多数学校按文科班和理科班教学,现在学生可以文理兼修、文理兼考,选择权进一步加大,学校按学生的选择实行走班教学。这些变化,为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对教学实施和学生管理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该负责人希望,为适应学业水平考试带来的变化,各普通高中学校要全面推进高中教学改革。一是调整教学组织方式。满足学生选课的需要,合理编班,把走班教学落到实处。二是提高校长和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加强校长和教师的培训、研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生不同的选择,组织实施相应的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三是加强教学条件保障。在设施设备、师资配备等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满足新的教学需要。
此外,学生也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兴趣,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选择,规划人生。教育部要求建立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我省也编制了《海南省高中生涯规划读本》并在部分学校试用。各学校要把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落到实处,提高教师对学生人生发展规划的指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