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富豪捐赠“挥金如土” 教育医疗领域受青睐

10.09.2014  10:45

  香港晨兴创投主席陈启宗和其弟陈乐宗,通过家族基金“晨兴基金会”,向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捐赠3.5亿美元(约27亿港元),成了时下舆论热议的焦点。

   1港人乐捐医疗教育和赈灾

  陈氏兄弟在《福布斯》2014香港富豪榜上排名17位,净资产29.5亿美元。一下子就拿出家底的1/10强,漂洋过海去“捐资助学”,可谓大手笔。在香港,虽然不是每个富翁都会慷慨解囊,但类似的大手笔可不止这一桩。比如鼎鼎大名的华人首富李嘉诚,在2005年5月就向香港大学捐款10亿港元,成为香港历年来最大一笔教育捐赠。资料显示,李嘉诚基金会自2000年以来,已向香港教育事业捐出约20亿港元,受惠院校包括香港中文大学、理工大学和公开大学。

  有人概括说,香港部分富豪慷慨乐捐,捐助的主要方向,不外乎医疗、教育和赈灾。李嘉诚曾说过:“我对教育和医疗的支持,将超越生命的极限。”翻开邵逸夫这位香港慈善大家的履历,动辄上亿元的捐赠“四处开花”,但有一个领域,最为他所重视,那就是教育。

  2003年9月,香港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把4500万港元支票交给香港理工大学负责人手里。2005年9月,李嘉诚基金会向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捐款1亿港元。2008年3月,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主席郑裕彤,捐赠4亿港元给香港大学。2011年3月,香港浸会大学获得孙少文夫妇捐资3000万港元,成立“孙少文伉俪人文中国研究所”。至于邵逸夫捐建的逸夫楼,更是遍布香港和内地各个高校中。

   2富豪捐赠“挥金如土”原因多

  港人富豪对教育和医疗领域情有独钟,背后有厚重的人文关怀。陈乐宗曾在哈佛就读,并曾在哈佛医学院从事癌症方面的研究工作。这或许可以解释陈氏兄弟捐款的主要动机——深知病患对人类的威胁,所以要努力去克服埃博拉等传染病疫情、环境卫生危机、贫穷和人道救援的危机等。捐钱是手段,最终体现的是对人的关怀。李嘉诚基金会发言人解释李氏乐捐的动机时说,李嘉诚信奉的是“知识改变命运”,抱持“以香港为家”的信念,所以不遗余力地支持香港教育。

  据了解,哈佛大学决定将学院易名为哈佛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以纪念陈氏兄弟的父亲、恒隆集团创办人陈曾熙。在香港,以命名作为回报,更像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比如获得巨资捐献的港大为表谢意,医学院就以李嘉诚冠名。为答谢郑裕彤,港大法律学院会将建成的新大楼以其命名。甚至内地也是紧跟风潮,在获赠香港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的2亿元人民币捐助后,北大决定将落成后的人文大楼永久命名为“李兆基人文学苑”,公共教室楼命名为“李兆基楼”。“我投之以利,你报之以名”成了屡试不爽的双赢范式。

  当然,部分港人乐意在高教捐赠上“挥金如土”,也和港校的筹款主动性有直接关系。比如特区政府就有专门针对高校的“配对补助金计划”,鼓励社会捐献和学校筹款,各院校所筹得的前4500万港元,政府以每1元配1元的等额方式,发放配对补助金;而其余所筹得的捐款,则以每2元捐款配1元补助金的方式发放。补助金的上限为2.5亿元。

  2003年9月,当香港理工大学校董会主席胡应湘从李兆基手里接过4500万港元支票时,他算了一笔账:“这笔巨款在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新设立的等额补助基金计划下,可为理大争取额外的4500万元政府资助,最终为理大带来9000万元款项。”港大医学院院长梁卓伟也赞扬李嘉诚的捐助,让学校从特区政府的配对补助金计划中,得到最大效益。当然,香港高校财务比较公开透明,各项捐赠都能让捐赠人清晰地知道用途和去处,也是其能源源不断获得捐助的秘籍之一。

   3香港捐赠文化根深叶茂

  也有人认为,香港富豪的好善乐施,最根本的是与香港慈善传统和氛围有关。香港的慈善团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最久远的东华三院已存在近150年。慈善机构已成为继特区政府、市场以外,第三股维持社会安定繁荣的强大力量。在这样的环境里,部分香港富豪成了捐资助学的主力军。

  邵逸夫有一句名言:“一个企业家最高的境界是慈善家。”一下子打通了商人们经常困惑的舍与得、取与予的界限。据统计,包括捐助教育的重资在内,邵逸夫历年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务超过100亿港元。

  靠地产建筑和酒店起家的香港商人余彭年,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十四大慈善家”之一。2006年至2010年,他更是连续5次蝉联胡润中国慈善榜榜首,几年来累计捐款62亿元,被誉为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其后余彭年宣布将其名下剩余的所有资产,共计32亿元,全部放入“余彭年慈善基金会”,从而使其资产价值达到82亿元,成为民间慈善基金会中的巨无霸。

  更为大众所熟知的,是“李超人”将1980年创立的“李嘉诚基金会”视为自己的“第三个儿子”,并将个人1/3财富投入其中。李嘉诚基金会30周年时,已捐款超过百亿港元。当时李嘉诚说,未来10年基金会的捐款会多于前30年的总和。

  1985年5月,邵逸夫捐款1.1亿港元并亲自担任香港中文大学逸夫书院创办人。两年后,80岁的邵逸夫迎着香江冬日的阳光,来到港中大建筑工地上,手持和泥工具,带着开怀的笑容,为自己付出良多的逸夫书院“添砖加瓦”。

  当我们为陈氏兄弟应该捐款给美校、港校还是内地高校而争论不休的时候,不妨回想一下早已离去的邵逸夫。邵逸夫让内地人念念不忘,但他的捐献并不局限于两岸四地及东南亚一带,邵逸夫还设立了奖学金计划,资助亚洲学生攻读欧美大学,在旧金山开办了以他首任妻子命名的老人中心。旧金山政府为嘉许他的慈善贡献,在1991年宣布每年的9月8日命名为“邵逸夫日”。或许,回到慈善捐赠本身,看到香港慈善文化中的闪光点,寻找一些可资借鉴的东西,比单纯的口舌之争更有意义和建设性。

 

 


 

减税降费明细账单送达纳税人
  “收到税务局减税降费红利的明细短信,感觉就像我们交话费能看到消费明细一样,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公司减了多少税,还能清楚地了解不同税种减了多少。”海南中化橡胶有限公司王会计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手机中的短信账单。截至7月申报期,该公司享受增值税减免167432.国家税务局
新版电子税务局9月1日全省上线
  截至8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在澄迈等5个市县(地区)试点上线运行的新版电子税务局,试点运行情况良好。试点地区有1.国家税务局
政策红利全面释放 海南上半年共减税降费66.75亿元
  减税降费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头戏,今年减税降费政策红利频出,在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中国特色自贸港的背景下,我省税务部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上半年,我省减免税额合计66.国家税务局
“减税降费明细账单”——给企业最直接的获得感
  “尊敬的纳税人,截至2019年7月申报期,国家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