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揭秘我军首支战略导弹部队:洲际战略导弹旅

27.07.2015  11:24
央媒揭秘我军首支战略导弹部队:洲际战略导弹旅 - 海口网
来源: img.hkwb.net

今天,央视《新闻联播》、新华社、解放军报旗下微信集体揭秘我军第一支战略导弹部队——被誉为“东风第一枝”的第二炮兵某洲际战略导弹旅。

1959年7月,这支部队正式成立,组建56年来,这支英雄部队先后48次圆满完成重大演习演训任务,成功发射数十枚多型战略导弹。

在新中国蹒跚起步的艰难岁月里,他们临危组建,开创了战略导弹部队的先河,铸就了“国之重器”。

在共和国发展壮大的铿锵步履中,他们数十次完成重大战役演训任务,成为了支撑大国安全、守护人民生命的坚强盾牌。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上,他们牢记神圣使命,一次次送长剑飞天,锻造了“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导弹劲旅。

他们,就是我军第一支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某洲际战略导弹旅。这支被誉为“东风第一枝”的神剑劲旅,执掌长缨舞九天,随时待战打胜仗,为中华民族挺起了“钢铁脊梁”。

【时代先锋】第二炮兵某旅:锻造共和国和平盾牌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我军第一支地地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某洲际战略导弹旅,忠诚砺剑,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备战,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强军兴军,把部队锻造成共和国坚不可摧的和平盾牌。

这是日前第二炮兵某洲际战略导弹旅进行的一次实弹发射演练。经过伪装的导弹车队离开营区,向大山深处驶去。

成立于1959年7月的这支洲际战略导弹旅是我军第一支地地战略导弹部队,在西北戈壁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官兵们隐姓埋名,潜心苦练,短短4年时间,就成功发射了我军作战部队第一枚地地导弹。1969年,这支部队受命进入战备状态,首次在全夜暗条件下成功发射一枚某型战略导弹。

密闭生存训练,是战略导弹部队生存和反击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训练期间,除了通信指挥,必须与外界切断一切联系,生活物资也要靠存储的给养保障。在全封闭阵地里,官兵们一呆就是数十天,特情处置接连不断,有时20多个小时连轴转,官兵的生理和心理经受了极限挑战。

通过这样反反复复训练,官兵们创造了第二炮兵历史上阵地封闭训练的新纪录,形成了20多项战法训法,战时生存防护和反击能力大幅提高。

不久前,这个旅全员全装千里机动,历经雨中转载、野战设营、等级转换、特情处置等重重考验,按时到达发射阵地,做好发射准备。

数十分钟后,导弹准确击中目标。这次发射开创了我军大型洲际战略导弹部队,远程跨区驻训、随机抽点发射单元、恶劣天候发射等多项纪录,探索出战略导弹部队复杂环境条件下作战新模式。

战略导弹部队的价值在于打得远、打得准、确保摧毁、形成强大威慑。这样的使命,决定了这支部队必须按照最严酷的战争设想来练兵,适应极端条件下的生存,胜任恶劣战况下的反应,“藏于九地之下,动于九天之上”。只有这样,才撑得起国家安全的保护伞。有这样一面坚固的和平盾牌,中国的和平发展就会腰杆更硬、底气更足。

长缨在手——揭秘第二炮兵某洲际战略导弹旅

新华网北京7月26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张选杰 白瑞雪 李兵峰)“5、4、3、2、1,点火!”38岁的康平再次按下熟悉的红色按钮。尽管这只是一次日常模拟训练,在那片连绵洞穴中,武器出鞘前的一切与战时并无不同。

康平和同伴们所持的是一种特殊武器——洲际战略导弹。这些军人和导弹共同组成的第二炮兵某洲际战略导弹旅,为有“东风第一枝”美誉的中国第一支战略导弹部队。

56年历史中,这个王牌旅先后发射数十枚多型战略导弹。作为中国军队最为神秘的一部分,他们手握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的砝码,惊天动地而又沉寂于深山密林。

国有重器

二战末期,德国人发明的V-2导弹在酒精和液氧的推进下飞向英伦半岛,发起了以武器自主导航、自动寻的为特征的精确打击。

人类历史上第一种“聪明”武器用于实战的15年后,中国有了自己的战略导弹部队。

2014年夏天,西北大学毕业生张逸群成为这支部队最新的兵。

我能摸摸吗?”第一次见到那枚通体喷涂绿漆、竖立待发的庞然大物,他怯生生地问。

它就是你的武器,这里就是你的战位。”班长说。

指尖触碰弹体那一刻,张逸群原本因为没能加入陆军特种兵而遗憾的内心,被一种难以名状的震撼填满:“就是它在静静地守护和平啊!

新兵下连,首先向导弹报到;老兵退伍,最后向导弹告别。在这个导弹旅,一代代军人的军旅生涯,就是与被誉为“大国长剑”的洲际战略导弹一起,等待出鞘。

1984年国庆阅兵,导弹旅亮相天安门。外媒评论说:“中国今天第一次将她的导弹家族展现在世界面前,足以证明她有能力覆盖地球每一个角落的能力和自信。

国际形势复杂的年代,这个导弹旅在第二炮兵大规模战役演习中出色实施反击作战演练,彰显了我保卫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

新世纪以来,导弹旅换型升级某型战略导弹,战略威慑和实战能力不断攀升。

从“打得响”到“打得远”“打得准”,从机械化到信息化主导,“东风第一枝”的历史跨越浓缩了第二炮兵的发展历程。《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指出,第二炮兵已建设成为一支精干有效、核常兼备的战略力量,具备陆基战略核反击能力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能力。

在弦上

6连指导员张良彬的恋爱眼看快“”了,邀请千里之外的女友来驻地相会。

女友到达的第二天早上,部队紧急集合。他来不及赶往家属区道个别,便投入了一连十几天的“隐身”式演练。

随时待战、随机拉动的全要素、全流程、全员额战备演练,是这支部队的常态。2015年5月发布的《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这样阐述这种状态:“第二炮兵平时保持适度戒备状态,按照平战结合、常备不懈、随时能战的原则,构建要素集成、功能完备、灵敏高效的作战值班体系。

备战方能止战。洲际战略导弹微妙地维系着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平衡,也决定了“箭在弦上”为和平时期唯一选择。

战争是时间的竞赛。近年来,“东风第一枝”官兵将测试发射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五分之一,全部火力单元具备独立测试发射能力,大大提高了部队的快速作战能力。

战争也是意志的较量。基于现代战争的高强度、残酷性,导弹旅不定期组织密闭生存训练,用给养标准减半、氧气含量降低、时间日夜颠倒等方法创造出更为恶劣的战场环境;官兵们不分昼夜测试操作、战备演练,在生理心理接近极限的状态下练指挥、练技术、练协同。

烦躁、抑郁,最后慢慢习惯。挺过了这些关,便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火箭兵、忠诚的男子汉。

张良彬的爱情有了一个明媚的结局。当他因愧疚提出分手,一直等他归来的女友却说,这些天里看到了火箭兵的担当——“咱们结婚吧!

执剑人

要是更多姑娘见过火箭兵求战时的样子,也许山沟里的军营就不会留下那么多伤心故事。

那年秋天,发射营首次在实战背景下独立试验发射洲际导弹。长剑仅一枚,进场待发的发射营却有两个。抽签结果一公布,五营一片欢呼,六营一班班长却失声痛哭——年底即将退伍的他,此生再也没有机会亲手将导弹送上天了。当天晚餐,六营无一人走进食堂。

转战南北的悠长岁月里,部队总结出了“活着拼命干、死了也合算、埋在山头上、顶起原子弹、为党为人民、再苦心也甜”的艰苦奋斗精神和“环境越苦越奉献、任务越重越争担、技术越高越精练、对手越强越亮剑、荣誉越多越创先”的“五越精神”等价值表述。

这些表述并不抽象。

1963年10月,导弹旅第一次试验发射,号手赵仓库晕倒在发射架下——肝癌晚期。解开军衣,他的肚子上竟绑着一块用于止疼的四寸长铁板。

赵仓库的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众多老革命、老将军的名字中,唯有他是普通士兵。

洲际导弹系统极为复杂。记住一张中等难度的图纸,相当于熟记一座省会城市的大街小巷和行车路线。要成为导弹号手,必须默背几十张、甚至上百张图纸,有人做梦也在自己肚皮上画电路图。“当年上学这么用功的话,早就成‘学霸’了!”战士们开玩笑说。

上士文熙俊老茧覆盖的指头无法被指纹系统识别,士官陈俊峰的“耳功”名扬发射场,发射营长周游国的专业知识谁也“”不倒……这个旅还有着一大批“冯一瞄”“陈万能”“导弹通”。中国军营“大熔炉”以其特有的集体主义,锻造出了无数“打仗能当专家用”的优秀人才。

沉默的群山

山越走越高,路越走越窄,人越来越少——2002年夏天,军校毕业的周涛坐着驴车到了“周边山连山、头顶一线天”的连队,心都凉了。

太阳一露面,大家都出门,湿衣服搭在手臂上,或者举着刚洗的鞋子,随光线移动而移动。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为什么不搬出去?”周涛不解,被指导员白了一眼,“你把导弹竖到公园里去?

即便是夏季,这里每天也只有两个多小时能见到太阳。中士梁显刚的记录表明,第一缕阳光会照在饭堂墙壁的第9块瓷砖上,最后一缕则从窗户下沿慢慢隐去。

而对于长期在全封闭阵地中守护导弹的官兵来说,像这样“追太阳”也是奢望。他们画了一幅红太阳,每天清晨准时放上工作台,准时向“太阳”打招呼:“新的一天,早安!

山是阵地的屏障,也是剑的长鞘。

那年夏天,暴雨冲垮了营房,官兵们抢出枪支、文件后,沿着洪水漫过的小路急行军上山保护阵地。排水、堵缺口,一天一夜没有合眼,终于解除山洪对导弹的威胁。

从县城赶回的营长,军装像是从泥里捞出来的,惹得军犬狂吠不止。

人都在吧?”营长问。战士们回以中国军人那句誓言:“人在,阵地在!

当兵19年,王瑞杰就哭过那么一回。他说,这些年山里有了暖气、电视机、自来水,很幸福。

生而忧患

70多年前,在导弹首次亮相的二战中,中国以落后的武器装备赢得了一百多年来反对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并从中获得建设强大国防的血火启示。

面对西方国家的“核讹诈”,新中国决定发展导弹、原子弹。1959年7月,洲际战略导弹旅的前身——中国第一个地地导弹营在北京成立,280名老兵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随即奔赴茫茫戈壁。

1963年10月,由作战部队发射的第一枚战略导弹成功升空。时任导弹营参谋的高同声回忆说,发射场上哭声笑声交织。

这枚被称为“争气弹”的“东风一号”打破了外界“中国导弹永远上不了天”的预言,也标志着作为当时最高技术的导弹与作战部队实现结合并形成了战斗力——中国战略导弹化解战争危机、捍卫国家安全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庄严历史,由此开启。

中国航天和导弹事业的开创者钱学森曾说,手中无剑跟手中有剑而不用,完全不一样。

享受多年和平的后来者已经很难想象,如果当年没有发展“两弹一星”,如果没有组建战略导弹部队,今天的中国会是什么样。

担当起强军的历史使命——第二炮兵某洲际战略导弹旅践行强军目标纪实

新华网北京7月26日电(张选杰、李兵峰、白瑞雪)在新中国蹒跚起步的艰难岁月里,他们临危组建,开创了战略导弹部队的先河,铸就了“国之重器”。

在共和国发展壮大的铿锵步履中,他们数十次完成重大战役演训任务,成为了支撑大国安全、守护人民生命的坚强盾牌。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上,他们牢记神圣使命,一次次送长剑飞天,锻造了“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导弹劲旅。

他们,就是我军第一支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某洲际战略导弹旅。这支被誉为“东风第一枝”的神剑劲旅,执掌长缨舞九天,随时待战打胜仗,为中华民族挺起了“钢铁脊梁”。

忠诚铸剑,扛起大国鼎柱的无上责任

那年入秋的一天,西北某导弹发射场,某型洲际战略导弹发射任务正在紧张进行。

不料,雨越下越大,导弹武器装备性能和官兵操作技能都面临考验。

能不能按时发射?很多人揪着心。时任旅长杨光斩钉截铁地回答:“能!

预定时刻,长剑拨开雨幕,一飞冲天。

50多年前,这支部队从老一辈革命家手中接过导弹武器的同时,就接过了为国争气的‘接力棒’,扛起大国鼎柱的政治责任。”第二炮兵某基地政委李永生说。

上世纪60年代初,这支部队的前身、1959年7月组建的我国第一个地地导弹营转战大西北,奔赴一项神圣而艰巨的使命——发射我国作战部队第一枚地地导弹。

在“风吹石头跑、遍地不长草”的莽原,官兵们克服缺少教材、器材和人才的困境,用萝卜刻成元器件,用白铁皮敲成仿真导弹模型和发控台,用麻绳制成电缆绳。

1963年10月一个早晨,导弹迎着朝阳直冲云霄,准确命中靶区目标,打破了西方国家“中国的导弹永远上不了天”的妄言,将中华民族的“争气弹”送上了天,开创战略导弹部队的“通天之路”。

半个多世纪以来,这支部队先后历经数次移防、转隶、改编和换型,党指向哪里他们就开赴哪里,党叫干啥就干啥,没有丝毫犹豫迟疑。

那一年,举国上下粮食紧缺,官兵们到戈壁滩上挖骆驼草和沙枣,在军马场开荒自救,有的官兵饿倒在训练场。

那一年,唐山发生7.6级强烈地震,驻守当地的这支部队协助地方政府第一个向党中央发出灾情电报,并集结2000多名官兵向震中开进,打响了抗震救灾第一战。

那一年,我国一战略方向风云诡谲,刚刚在城市重镇扎下脚跟的这支部队,奉命移防密林之隅。他们毫无怨言,几天之内就从繁华都市藏进峰峦叠嶂的大山,从零开始创业之旅。很快,又重新建起了让导弹飞天的发射场,不到一年时间就成功发射一枚导弹,震慑了强敌。

导弹听我话,我听党的话。”漫长岁月里,这支“杀手锏”部队铸就了“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

四级军士长赵东山从事高危险的推进剂专业,毫无怨言一干就是16年。去年,旅里为这位已确定转业的老兵荣立二等功。

驻地两次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山洪,驻守大山深处的官兵用血肉之躯坚守导弹阵地,保卫大国长剑,创造了人员无伤亡、装备无丢失、阵地无损毁的奇迹。

一代代官兵信仰不动摇,铁心跟党走,用自己的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托起了强国强军的梦想。

血性亮剑,擎起大国支撑的“钢铁脊梁

寂静深夜,崇山峻岭悄然无声,“地下龙宫”硝烟弥漫,一群导弹号手值守在导弹阵地,只待“点火”一声令下,随时刺向敌人的心脏。

时刻准备亮剑,是这支导弹部队永远保持的姿态。

从卢沟桥边的第一个营地到崇山峻岭中的第一座阵地,从戈壁大漠的第一声轰鸣到实弹演习的第一次初试锋芒,他们每一次转型、每一次行动,都攸关国家安全。

提高暗夜条件下的实弹发射和全天候作战能力,一度成为提升这支战略力量实战能力的重点。官兵们苦心攻关半年后,一枚墨绿色的导弹在漆黑的夜空划出一道亮色,打击精度达到最佳标准。

1984年10月1日,这支部队的官兵驾驭大国长剑,作为压轴方阵出现在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从此,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揭开了神秘面纱,也向世界显示了捍卫祖国统一、保卫国家安全的能力和决心。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这个导弹旅的官兵完成了一次又一次重大演习任务,按照全要素、全方位、全程序实施反击作战演练,传递出我保卫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他们探索的“模装苦练、实装精练”等训练模式方法,开创了中国战略导弹部队训法创新的先河,总结的一些训法原理沿用至今。

那年,他们换型升级某型导弹武器装备,重新站到了新的起跑线上。

我们能打仗吗?!我们能打胜仗吗?!”为了尽快形成战斗力,他们深入开展战斗力标准大讨论,从难从严思战、谋战。一年多时间,部队完成了阵地调试、装备整修和转型训练等任务,铸就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战略“铁拳”,“随时准备打仗、随时能够打仗、随时能打胜仗”成为官兵的共同追求。

官兵们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拟制对接数十种作战方案、指挥员手册等软件,常态化开展不发预先号令随机拉动、不设预案临机导调的战备演练。

基于现代战争高强度、残酷性等特点,他们定期开展阵地密闭生存条件下抗疲劳、抗饥渴、抗缺氧、倒时差适应性训练,通过给养标准减半、氧气含量降低、时间日夜颠倒等方式练思想、练作风、练斗志。

现在,这个旅每个发射营都有20多个专业组长,具备独立发射能力,形成了“发发性能良好、营营独立发射、级级指挥畅通、环环保障有力”的局面。

组建56年来,他们先后48次圆满完成重大演习演训任务,成功发射数十枚多型战略导弹,射程越来越远、精度越来越高、威力越来越大。全旅走出了33位共和国将军、10名导弹基地司令、16名导弹旅长,成为名副其实的“种子”部队。

深山砺剑,凝聚大国重器的英雄气质

上世纪80年代,这个洲际战略导弹旅升级换型某型导弹之后,从此钻进密林深处。

虽然条件设施得到很大改善,“前后左右都是山、没有电玩和WiFi”的大环境无法改变。当许多同龄人享受着安逸的现代生活时,这群年轻的“大山一族”把青春年华献给了导弹事业。

20年前,发射一营二连一班优秀导弹号手杨百万废寝忘食锤炼操作技能,书写了老一辈火箭兵的风采。20年后,他的儿子也成为这支连队的导弹号手,还当上了副班长。

20年前,某工程连政治指导员瞿正军带领部队经过数年鏖战建设导弹阵地,久别的新婚妻子来队探亲,在阵地边的临时来队家属院中怀上了儿子。20年后,拥有工学和军事学双学士学位的瞿江军校毕业,分到了发射二营四连,使用的正是父亲瞿正军建设的阵地。全旅实装操作考核中,他带领全排勇夺同专业第一名。

这个旅官兵“见第一眼红、丢第一脸红”。发射一连副连长徐金标带领官兵参加旅里专业基础集训,第一次考试,一连倒数第二。大家顶着“耻辱”,憋足了劲,重新投入集训。一周之后再次参考,5个专业全部名列第一。

这个旅官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那年,部队即将千里转进执行重大任务,66名女兵联名写下请战书——“谁说女子不如男,发射场上看一看!

56年间,任凭国际风云激荡,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今天,“团结协作、艰苦创业、求真务实、无私奉献、敢打必胜、勇攀高峰”的“东风精神”和“环境越艰苦越奉献、任务越重越争担、技术越高越精练、对手越强越亮剑、荣誉越多越创先”的“五越精神”,早已融入导弹旅官兵的血脉,塑造起了当代革命军人的“好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