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重拳打击非法集资 3年破案13起涉案金额7.8亿
“警惕高利诱惑,防范非法集资。2017年至2019年,海南在非法集资方面立案26起,破案13起,抓获嫌疑人42人,涉案金额7.8亿元。今年上半年新立案4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0%。”这是记者从近日举办的海南省2019年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培训会上获悉的最新消息。
近年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投资理财意识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钱放到银行储蓄,而是拿出来投资,希望“以钱生钱”,增加家庭财富,这就为非法集资滋生蔓延提供了空间。
“目前非法集资的表现形式变化多样。”海南省处非办的有关负责人直言,不法分子打着“金融创新”“金融科技”“物联网”“养老扶贫”等时下热门话题的旗号违规开展集资融资活动,利用专家、知名人士、专业机构等名义或形象进行虚假宣传,进一步蒙骗群众;另外,非法集资风险也逐渐向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区渗透,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区“口口相传”“熟人拉熟人”现象明显,特别是居住在上述地区的老年人、退休人员、贫困人员逐渐成为受害的主体,不少群众把“养老钱”“救命钱”投入集资,血本无归。
与此同时,当前非法集资手段不断翻新,认定难度加大。一些无商品、无实体、打着“虚拟项目”名头的案件也陆续出现。目前已有非法集资线索反映,不法分子打着“电子竞技”的旗号,借助网络平台、微信群等进行非法集资,这类行为隐蔽性强、风险传染快,风险不容忽视。
针对当前非法集资的新变化,新迹象,海南省处非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首先要加强重点行业、重点地域的监测和排查。重点行业包括民间投融资中介、网络借贷、批发零售、电子商务、房地产、涉农合作组织等行业企业及关联企业,要进行重点监测,全面分析非法集资风险隐患,严格准入管理、强化资金监测;重点地域就是指城乡接合部、农村等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尤其是加强对社区、公园、城镇市场、农村集市等人员密集区的监测,重点关注老年人、贫困人员、在校大学生等群体。
其次,要加强预警监测。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多部门协作,推动建立立体化、社会化、信息化的预警体系,加大举报奖励制度的宣传和实施力度。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常态化的风险排查机制,遏制非法集资蔓延的势头。
第三,要加大宣传力度。下大力气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除每年开展的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和涉嫌非法集资广告讯息排查清理活动外,要定期深入重点区域进行宣传,可以通过地方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加强宣传推广,形成上下联动的宣传格局,切实提高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
据悉,我省居民举报非法集资最高可获得10万元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