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乡的山兰稻熟了

04.11.2017  22:45

  ■  本报记者 刘笑非

  11月,北国已然银装素裹,海南岛依旧温暖如春。当一丝凉意在山里漫延时,青松乡的山兰稻熟了。

  作为我省黎族山区的特产,山兰稻还是一部传承了上千年的黎族农耕活历史。如今全省山兰稻种植面积约有4000亩,而位于白沙黎族自治县的青松乡就超过2000亩。

  山兰稻这种山地旱稻,是黎族先民在长期的农耕生活实践中筛选,根据海南的独特自然生态环境而培植出适于旱地的旱稻品种。在海南漫长而原始的农耕历史中,山兰稻一直是黎族人民赖以为生的口粮,从原始时代一直持续到现代社会。

  中国热带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水稻研究专家尹明说,从目前白沙、琼中等地保留下来的农耕技术以及旱稻品种,结合史书中只言片语的记载,可以肯定,早在两汉时期,我省西部的少数民族先民就已经将山兰稻作为主要的口粮来种植。

  《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下》中的“男子耕农,种禾稻纻麻”、盛唐名臣李德裕《贬崖州司户道中作》诗中的“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苏轼《和劝农诗六首有序》(二)中的“天祸尔土,不麦不稷。民无用物,怪珍是殖。播厥熏木,腐余是穑。”等等,都描述出了黎族先民种植山兰的生动场景。

  如今,海南独有的山兰不仅仍在继续种植,甚至还走出国门,生长在非洲国家科特迪瓦的海岸边,为当地居民提供着可靠的食物来源。而千年的时光并未冲淡黎族人民对于大自然的感恩之情,每到山兰收获的季节,黎族同胞们会用盛大的庆祝仪式来回馈自然的赠予。

  “啦奥门!”,这句在黎族语言中表达第一次收割喜悦的词语,同样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青松乡黎族民众的一种独特、原始的庆丰收传统。在海南黎族文化里,这一传统是除“三月三”之外又一盛事。

  今年,这一盛事格外隆重。

  依托悠久的山兰种植历史,白沙在今年将“啦奥门”盛事打造成了一项深具民族文化特色、饱含丰收喜悦之情的旅游文化活动,在盛邀贵客尝新米之余,还邀请游客来到遍植山兰稻的山坡,与黎族同胞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

  而白沙还有着更长远的规划。借助山兰稻本身的历史渊源与特色,加上丰富多彩的黎族农耕文化,他们正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白沙品牌化的旅游活动和文化、美食盛宴。用“穿越千年”的方式,为大众呈现出千年前就已经开始的海南黎族农村在丰收后的庆典,同时将黎族的农耕文化继续传承,让山兰滋味氤氲于口、让民族文化镌刻于心。

  (本报牙叉11月3日电)

编辑:赵凯娜
白沙青松乡山兰稻香引客来
  文\海南日报记者 刘笑非 特约记者 王伟 中新网海南频道
海南山兰稻成熟 黎族民众“啦奥门”庆丰收
  中新网白沙11月4日电 (记者 付美斌)“砍山中新网海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