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献给大山不言悔
青春献给大山不言悔
——记鹦哥岭保护站青年团队
中央媒体看海南
■ 光明日报记者 王晓樱 魏月蘅
6月29日下午,刚从北京捧回奖杯和证书的鹦哥岭保护站青年团队代表,来不及在海口停留片刻,就马不停蹄地奔往山里。
“收获‘英雄团体’称号,实在有点愧不敢当,感觉压力很大。但这也是对我们的激励和鞭策,得赶紧回去把手上的工作做好,与当地村民一起继续守护好那片青山绿水!”赴京领奖的代表之一周薇说。
这群年轻人从大学一毕业就扎根鹦哥岭,投身绿色生态事业。在科研处于一片空白的群山上,他们深入原始雨林,忘我地进行科研调查;在贫穷落后的黎族村寨,他们倾情助农致富,引导村民保护生态。
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建成了数字保护区,建立了鹦哥岭动植物档案馆,出版了80万字的《海南鹦哥岭生物多样性及其保育》,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科学论文近40篇,在实践中总结出以“团队、机制、社区”为核心的鹦哥岭“TMC”管理模式。
2012年,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管理站青年团队被共青团中央与全国青联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被海南省委、省政府授予“坚守理想、奉献青春”荣誉称号,国家林业局授予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全国优秀自然保护区”称号。
虽然收获了众多荣誉,但这群年轻人依然坚守在大山里,不断探索如何有效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如何让当地民众彻底转变“放火烧山种稻子,拿起猎枪打猴子,砍下大树换票子”的生活方式。
继前几年推广稻鸭共育项目后,鹦哥岭保护站又在周边村庄推广了生态养蜂、林下套种益智等生态农业示范项目,效果很好。
保护站如今还在尝试帮助当地村民发展生态旅游。“我们与一些夏令营和培训拓展机构联系,免费帮村民组织客源,所有收入全部由游客交给村民。”保护站站长刘磊说。
去年,保护站社区科和科研监测科在道银村开展了生态旅游探索,带领北京的两个旅游团46人赴道银村开展绿色旅游,为当地群众带来了1.7万元的经济收入。“没想到这一项目大受青睐,今年7月份的旅游已经排满。下一步,我们将与旅游部门合作,请他们对村民进行导游培训,以更好地接待游客。”刘磊表示。
通过这一系列的帮扶,现在鹦哥岭周边的村民不仅提高了生活水平,而且环保意识大大增强,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保护站的各项工作。
正如保护站代表在北京手捧2014中国生态英雄团体奖杯时坦言:把青春献给大山不言悔,因为在这里我们收获了事业,实现了价值!
(《光明日报》2015年7月9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