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深处的精灵
雨林深处的精灵
海南长臂猿一家三口(摄于2009年2月18日)
长臂猿护着婴猿在警惕地观察周围动静(摄于2009年2月18日)
文\海南日报记者 单憬岗 图\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守护霸王岭、守护长臂猿,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选择。无论是护林队员、专家学者还是管理者,守护与研究的生涯都使得工作更多姿多彩,使得长臂猿的保护越来越好。
1980年至今,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先后与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华东师大、东北师大、华南农大、海南师大、贵州师大、香港嘉道理等科研单位和国际组织合作,开展了海南长臂猿的种群生态、栖息地结构、生态学及行为特征、采食植物等11个海南长臂猿科研项目,基本弄清楚了海南长臂猿的生活栖息规律。
以家庭为单位的群居动物
生儿育女是物种延续极为重要的一环,因此海南长臂猿的生育问题也是大家最关心的。据贵州师大教授周江介绍,海南长臂猿这个物种本身的生存和繁育没什么大问题,寿命可以到40岁,生育能力能保持到20岁左右。每一个猿群能生五六个后代,每两年会有一次幼仔出生,性别比率正常。
“海南长臂猿也像人一样,具有社会性,它们是群居动物,以牢固的家庭为单位进行活动。”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吴巍介绍说,海南长臂猿属灵长目长臂猿科黑冠长臂猿属,为中型猿类,体重7至10公斤,体长40至50厘米,前肢明显长于后肢,无尾。
2002年9月中旬,贵州师大教授周江带上摄像机、相机、望远镜,来到霸王岭雨林中。在这里,他主要观测B群,这个长臂猿家庭群当时只有4只长臂猿。经过一段时间观测,他发现其中1只青年雌猿的腹部多了1只黑色的小猿。只见这只黑色的小猿用四肢紧抱着母亲的腰身,藏在母亲的腹下。周江说:“当时这只小猿应该是1个月前刚出生,挺可爱的。”
吴巍说,刚出生的小猿是金黄色的;半年后,逐渐换成黑色的毛发;到六七岁性成熟,毛色才逐渐分雌雄,雌猿换成金黄色的毛发,而雄猿还是一身黑色毛发。雌猿由黑色换成黄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1年多的时间方可完成。因此,一般区分海南黑冠长臂猿的雌雄性别多是在其成年时期。
周江认为,海南长臂猿的家庭意识很强,在一个成熟的海南长臂猿家庭中,往往有一个成年的雄性个体,是家庭的首领和保护者;2至3个成年母猿,负责养育后代;另外还有数量不等的幼猿。婴猿出生后,由母亲抚养,雄性幼猿在它们未成年之前都与整个大家庭和睦地生活在一起,直到性成熟,需要配偶获得交配权时,才会离开家庭。小猿仔出生后,母猿即搂着幼仔四处活动,长至3至4公斤后才逐步离开母亲,独自活动。
时而挑食时而杂食
周江在霸王岭观测B群长臂猿时,曾观测到一幕有趣的镜头。
雄猿为了取悦雌猿,摘了好几颗上好的野果送给雌猿,没想到雌猿不感兴趣。雄猿四周看看,发现了正在空中飞动的白蚁。这是长臂猿最爱的美食之一,于是雄猿跳到枝头,用一只臂抓牢树枝,让身子飞扑出去,伸出另一只手臂去抓,很快就抓到了不少白蚁。雄猿兴冲冲地把白蚁献给雌猿,后者十分开心。
白蚁是海南长臂猿比较广泛的食谱一部分。研究人员曾经以为它们是素食主义者,但随着观察的深入,很多人记录到长臂猿的食谱很广。2013年,记者曾随海南长臂猿第二次野外大调查的队员们进山,长臂猿在山坡上的参天大树上觅食,用灵活的手掌采摘野果,若食物位置稍远,它们就会用脚拽住树枝,再用手摘果实。据同行的监测队员介绍,长臂猿挑选的都是最香甜可口的果实或嫩树叶,包括橙、梅等森林中的野果。
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振河多年观察,共记录到海南长臂猿食物49种。而据霸王岭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洪小江介绍,到2013年,保护区已记录到约130种植物被列入长臂猿食谱。海南长臂猿一年四季中,在春季采食植物种类最少,冬季最多。这是因为,在冬季食物资源相对缺乏的时候,海南长臂猿可以通过扩大其食谱来保证其必需的食物量。
“雨季果实丰富,他们就一般只挑果实来吃。”霸王岭保护区监测员陈庆说,此时它们的主要食物是野荔枝、假酸枣、猕猴桃等果实。“旱季果实少,它们就变成了‘杂食动物’,既吃果实又吃树叶。”陈庆说,此时它们的主要食物则是白彦、海南桃榄、竹叶松等的果实和嫩叶。
一生都只在树上活动
等待长臂猿早晨第一声鸣叫,是每次长臂猿调查的必须工作。陈庆说,长臂猿一般在早晨6时10分左右发出第一次鸣叫,这时就可以确定长臂猿大概的位置,然后迅速跑到长臂猿活动的地方;如果在发出第二次叫声时能够赶到,循着叫声一般都就能看到长臂猿。
2013年10月的一个早晨,记者凌晨4时15分起床,1个多小时后爬到山顶。漫长的等候后,6时13分南坡传来了清晰嘹亮的长臂猿的歌唱,一阵阵悠长的声音,回响在保护区的雨林中。大家迅速向声音传来的地方冲去,在长时间的陡坡冲刺后,终于在最后时刻看到了长臂猿。而下一刻,它们已经以极快的速度,从树梢跳跃到了另一座山峰。
无论是睡觉、玩耍,还是觅食、行走以及谈“恋爱”、生子,海南长臂猿所有的生命过程都是在树上完成的,它一生之中从不在地上活动。周江长达两年的跟踪监测发现,这些雨林的精灵都习惯在高15米以上、胸径20厘米以上的大树上活动。
吴巍说,海南长臂猿特殊的四肢结构,保证它绝不会掉下树来。长臂猿的两臂伸开约有1.7米长,上肢比下肢长得多,因此在树上活动灵活自如。它们的手掌比脚掌还长,拇指可与其他四指对握,形成杯状。所以,海南长臂猿的手臂不但是采摘果实、采食昆虫的主要工具,还有行走功能。
“它的长手掌是适应树栖生活的结果。”陈庆说,海南长臂猿行走方式既特别又优美,可以借助长长的手臂和臂力,从一棵树上跃起,用荡秋千方式把自己荡飞出去,冲到9至10米远的另一棵大树上。
2013年的调查中,记者爬上千米高山、一路追寻万米才听到了海南长臂猿的鸣唱,亲眼看到了这种雨林精灵。而这种大面积追踪是监测队员日常活动,也从侧面反映了海南长臂猿活动范围的广泛。
来源:海南日报(2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