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小妹村打造旅游示范村 农产品网上热销村民乐坏了
原标题:陵水探索“旅游+扶贫”精准特色扶贫模式
大里“小妹”走出“深闺”
今天,对于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镇大里区小妹村村民王开富而言,是个好日子。
喜迁新居,又迎首届大里重阳登山观瀑游推介活动举办,“养在‘深闺’的小妹即将借着旅游东风走进大众视野,生活会越来越好。”王开富说。
这份致富的愿望,“穷怕了”的大里村民比任何人都强烈。作为陵水首个“旅游+扶贫”的示范点,大里脱贫的实践承载了众多的期待:它既是全省全域旅游建设又一个尝试,也是陵水干部和千名黎族兄弟脱贫奔小康的齐心探索,亦是绿色海南美丽乡村建设的探路之举。
好山好水期待巨变
大里,很美。初到这里,映入眼帘的小妹湖,如一块碧玉静静镶嵌在青山环抱中。沿湖畔蜿蜒而上,穿行于吊罗山山脉,天然瀑布点缀山间,绿意盎然。
“这里是仙境,我想唱歌,好山好水好大里。”游客张露雨情不自禁地哼起小调。
大里美,美在游客眼里;大里苦,苦在村民心里。
“这里上世纪90年代才通路,从小妹湖乘船是唯一的进村方式。全村仅有800亩农田,有些村民家里只能靠上山采集蔬菜野果和打猎为生。”陵水县副县长龙丁敏透露,由于地处偏远山区,道路不通且人均拥有土地少,大里是知名的贫困区。
“每天间歇性地停水停电,整个村庄非常贫困。”来自云南昆明的苏峰是一名大里女婿,来到这里的第一印象让他备感意外。
而上世纪90年代后陆续进入的扶贫力量,让这个村庄开始有了变化。但苏峰觉得,“大里最大的变化是这一年,县委书记多次夜宿大里把脉扶贫,村路硬化,路灯有了,网络通了,村里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民宿等旅游业态逐步出现,农村淘宝进驻方便村民将大山里的优质农产品卖向市场。”
“这是大里巨变的开始!”贫困户王尤山说,他已联系多户贫苦户成立养殖合作社,生活明显改观,以后吃上旅游饭,日子会越来越好。
山里货搭上旅游便车
“大里毗邻三亚,地理位置佳,自然生态好,黎族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稀缺,‘旅游+扶贫’发展潜力足。”陵水县委书记麦正华透露,陵水扶贫从“三业”发力,通过旅游业等产业带动,鼓励村民融入其中积极创业、就业,不仅脱贫,更要致富。
守着好山水穷了一辈子的大里村民,在陵水全域旅游的发展中,迎来机遇。
陵水将大里整村规划,打造成乡村游示范点。多条大里旅游线路正式发布,20多种大里旅游伴手礼已入市热销,风车花海摇曳多姿,村民自建民宿、农家乐等,田园游、户外游、文化游亮点纷呈……通过一个个生动实践,大里播下了一个个脱贫致富的种子。
“建新屋的村民越来越多,堂哥开了大里首个五金店,专门卖建材;大嫂开了家冷饮店,用黎家特色饮品招待游客;我做特色餐饮,很受欢迎。”苏峰说。
“以往小卖店是稀罕物,如今游客多了,大家的思维也活了,槟榔、益智、灵芝、蜂蜜等大山里的农产品不仅自用,也开始外销。”大里农村淘宝合伙人黄阳阳透露,每天都有至少50件网络订单从大里发出,搭上旅游和互联网的便车,村民的腰包渐渐鼓了。
脱贫布局日渐清晰
进入大里,游客小孙立即将手机调为拍摄模式,她要将这里的美丽风光、特色人文进行直播。“我深深地爱上这里,发展自驾游,大里前途无量。”
以旅游为抓手,大里的脱贫布局日渐清晰。村民有就业、创业,村中有产业、置业,“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电商”……大里的美好未来可期。
“人口密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特色文化,大里的旅游开发利用价值高。”省旅游委副主任陈铁军表示,大里“旅游+扶贫”的实践,彻底改变村民传统的生产方式,由一产转三产,百姓生产、就业的空间扩大,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村民素质、农村面貌、文化保护等都有望实现质的飞跃。
他建议:“大里发展必须保护既有的好生态,精心规划乡村旅游,引进自驾、露营等多业态和电商、娱乐等多产业共同发展,不断提升大里乡村游的体验感和舒适度。”
“陵水利用旅游资源进行特色扶贫,改变乡村面貌和传统耕作方式,是个有益的尝试,期待陵水为全省‘旅游+扶贫’提供可复制的经验。”省扶贫办副主任陈大勇说。
“经过三个月紧锣密鼓建设,大里的农屋、旅游公共设施已逐步完善,下一步可以从点到线、面的提升,打造‘处处是农家景,处处有黎家情’的特色美丽乡村。”省住建厅副厅长陈孝京说。
一个个发自肺腑的希冀和灼见,源于大里,亦归于大里。因为,在众人心理,大里这块璞玉,潜力无限。“旅游+扶贫”的陵水探索,齐心起程,全新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