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获“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海口打造一张全新城市名片
首获“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海口打造一张全新城市名片
“上天入地”铸盾护民
■ 本报记者 单憬岗
每到9月、10月,海口进入防空试鸣季,人防宣传掀起新高潮,市民的防空意识随之提升到新高度。
海口自2009年成立民防局以来,人民防空事业在探索中成长进步、在奋斗中日益壮大,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服务海口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5月,海口首次荣获“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为地处海防前哨的海口打造了一张全新的城市名片。
借力科技“铸”金盾
宁可百日无战,不可一日无防。战备,始终是人民防空的根。
今年9月18日上午,滨海大道风光带上,随着一台先进的人防应急机动指挥车发出指令,尖锐刺耳的警报声立即在城区上空鸣响。人防应急机动指挥车的投入使用,仅是近年来海口人防组织指挥和通信建设的一个亮点。
海口市委、市政府把信息化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积极统筹推进全市通讯、广电等公共资源支持市人防指挥所信息系统建设,使全市人防信息化建设有了较快发展——
建成市、区两级无线短波通信网;
建立通信警报网,警报覆盖率达100%,鸣响率达100%;
加入国家人防卫星网,实现市人防指挥所与国家人防办、省人防办的长距离通信;
建设人防机动指挥所,大型指挥通信车、中型指挥保障车、小型信息采集车一应俱全;
完成人防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及时频系统建设,实现人防移动设备的可视化监控和指挥调度……
如今,海口人防工作已完成指挥体系建设,指挥信息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人防信息化“金盾”已经建成。
多措并举“筑”长城
“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一处处用于庇护群众和储藏物资的防护工程,紧随城市建设的步伐,在海口的地下悄然拓展。随着一系列人防工程的建设,海口人的“地下长城”早已成型。
目前,海口已投资1亿多元建成了市人防指挥所,占地200亩的海口人防疏散基地正在加紧建设。同时,海口大力结合地面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工程,已完工市第二办公区5、6号人防工程,引进社会投资建设椰树门广场人防工程并体育场改造项目。据统计,海口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二五”人防工程建设目标,人均占有人防地下室面积在全国属中等偏上水平。
新形势下,海口积极落实中央和省里要求,注重把人防建设与完善城市功能结合起来,结合城市道路、绿地和广场建设,在人流车流密集区、商业繁华区开发建设平战结合人防工程。
春风化雨“润”心田
9月18日上午10点整,随着一阵急促地防空警报声响起,海口市玉沙实验学校的800名师生迅速有序地躲进附近的人防地下室内藏好。
“原来地下车库还是防空洞啊。”学生们兴奋地交流自己的新发现。
“这是人防工程,平时是地下停车场,战时则可掩蔽人员和储备物资……”民防局工作人员的一番解说让师生们恍然大悟。
“加强人防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国防意识和人防观念,是推进人防建设的重要保障。”海口市民防局局长张伟斌说。
近年来,海口市上下联动,借助社会资源,组织开展了防空防灾知识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海口人防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媒体成效显著,人防发展的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影响不断扩大。
海口人防宣传的一个个细节,如同跳动的音符,合成了一首动人心弦的人防乐章,滋润着223万市民的心田。(本报海口10月25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