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长征——吸引世界目光的历史丰碑

13.10.2016  12:05
参考消息》10月11日报道1934年10月,瑞士籍英国传教士鲁道夫·勃沙特于贵州被红军俘虏。在此后长达18个月的时间里,他随红军转战于黔、湘...

参考消息》10月11日报道   1934年10月,瑞士籍英国传教士鲁道夫·勃沙特于贵州被红军俘虏。在此后长达18个月的时间里,他随红军转战于黔、湘、鄂、川、滇五省间,直到1936年4月初方才离开。临别之时,他十分怀念那充满“恐惧、希望、追求”的难忘岁月,流下了激动的眼泪。后来,他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感谢‘被捕’,我的心得到了基督徒的爱。友谊和血的联结,超过世间的一切……我们患难与共,我们共勉负责。为那珍贵的互助,我洒下深情的泪珠!

80年前的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红军将士在漫漫征程中,不仅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而且铸就了彪炳千秋的英雄史话,激励着一批批革命志士前赴后继地拼搏奋斗,也吸引了一大批国际友人。他们中,有的直接参加了这一悲壮雄奇的战略大转移,如李德、洪水、毕士悌、武亭等;有的在长征的红军队伍中生活了一段时间,如传教士勃沙特、阿诺利斯·海曼、海因里希·凯尔纳等;有的是专门研究长征的知名记者、学者、政要,如斯诺、索尔兹伯里、特里尔、施拉姆、韩素音等。尽管了解长征的方式不同,解读长征的视角各异,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曾为长征“洒下深情的泪珠”。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为何如此吸引世界的目光,又如何产生长久而深远的国际影响?让我们跟随外国人的笔触,打开尘封的记忆,去感受那段苦难辉煌的峥嵘岁月,品味历久弥新的长征精神。

长征是熔炉也是宣传队

长征,是决定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次战略大转移。天上几十架飞机轮番轰炸,地面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自然条件又是极端恶劣艰险,长征中的红军面临着超越了人类生理和精神极限的困难,也面临着理想信念的巨大考验。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曾如是描述道:“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

尽管前进的征途十分艰辛,经常还要面临生与死的考验,但“被迫”长征的勃沙特却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象:“中国红军那种令人惊异的热情,对新的世界的追求和希望,对自己信仰的执著是前所未闻的”,“他们的热情是真诚的,令人惊奇的。他们相信自己所从事的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他们正年轻,为了他们的事业正英勇奋斗,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革命激情。”斯诺也深深地体会到:“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多年后,张闻天动情地回忆道:“那时候我们只有一个思想,就是无论如何要克服困难,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到底,没有理想,不用说万里长征,红军连一千里都走不了。

长征途中,红军将士不仅为崇高的革命信仰英勇战斗,也以实际行动积极地向沿途群众传播理想。在学者罗杰·霍华德的笔下,“军队也开始在农民中间发挥政治教育的作用,制定了在农村彻底消灭恶霸势力的纲领,烧毁田契和地契,分配谷物,解放被压迫妇女,召开群众大会,比较自觉地开展宣传反对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运动,使广大的农村都开始走上红军的道路”。在匈牙利记者巴拉奇·代内什的眼里,伟大的长征成为“一所政治思想大学校”,“在征途中向千百万人播撒新思想的种子”。这才有了埃德加·斯诺的感慨——长征成了“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

据资料记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后仅剩不足万人。在激烈的战斗和艰苦的行军中,无数革命战士为了崇高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也有一些意志不坚者中途离开,但真正的共产党人却在长征这座熔炉中经受了锤炼,凤凰涅槃。这是一群衣衫褴褛却依然充满战斗激情的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后来都成了抗日烽火中的中流砥柱。正如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总结的,“长征实际上成了中国革命的熔炉”,“长征中,没有任何革命领导人投敌,长征的每一步都使他们变得更为坚强”。

回望历史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历史从来不偏袒哪支军队、哪个政党,谁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谁就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支持,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最终登上历史舞台的中央。意大利诗人瓜格里尼曾这样描述红军:“他们是些善良的,志气高、理想远大的人,交不起租税走投无路的农家子弟,逃自死亡线上的学徒、铁路工、烧瓷工,飞出牢笼的鸟儿——丫鬟、童养媳,有教养的将军,带枪的学者、诗人……就这样汇成一支浩荡的中国铁流,就这样一双草鞋一根土枪,踏上梦想的征程!”这个梦想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创造人人平等、和平幸福的美好生活。“他们(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在努力创造一种能使中国进入现代世界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这种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

长征确立党的正确路线

索尔兹伯里曾说:“长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途中,除了险恶的自然环境和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还要克服来自党内不同思想路线的斗争、甚至对党在军队中的绝对领导地位的严重挑战。

在长征艰苦的行军和激烈的斗争中,广大党员和红军官兵从血的教训和事实中,逐步认识并选择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方针,与党内错误路线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以遵义会议为分界点,毛泽东实际上取得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此党和红军的命运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红军将士们看到,同样的人,同样的枪,有了毛泽东的领导就能打胜仗。基于这样的共识,党和红军逐步凝聚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逐渐实现了团结统一。正如毛泽东后来所认识到的,方向路线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方向路线错了,有再大的力量也会失败。

长征历时之长,行程之远,敌我力量之悬殊,自然环境之恶劣,在人类战争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无论遭遇何种艰难困苦,广大党员都对组织绝对信任和绝对服从,保证了各项正确决策的顺利落实,并确保了红军最后的胜利。以色列老兵武大卫说:“如果没有严明的纪律和组织,红军是不可能从敌人的围剿中完成大规模战略转移的。中国红军走了两万五千里是人类军事史上的奇迹!我从长征故事中学会了如何严格要求自己,如何坚决服从命令。

索尔兹伯里认为,一方面是党正确的领导,一方面更是党的优秀儿女始终旗帜鲜明地反对错误路线,坚持正确的政治主张,才保证了红军光明的前进方向。他说,在红军决定战略转移的事实公开之后,没有人知道他们将去何方,没有人知道走到哪里才是尽头。很明显,能不能对党领导的决定强化认同和坚决执行,是部队凝聚力、战斗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有一个坚强的组织依靠,凝聚起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这是我军在战争年代的优势,更是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坚持发扬的传统。

长征展示红军钢铁信念

勃沙特在其著作《神灵之手》中记载了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和感受:“我们开始了一种新生活。大部分日子,一天到晚只吃一顿饭,一天天没有休息日和星期日的行军。后来我们开始连续的夜行军,我们学会了边走边睡”,“一天晚上,我们靠近一个小村庄宿营,可这里没有粮食,每人只分得一点白水煮土豆。两小时后,又传令继续前进”,“连续走了二十七天后,红军得到了一次休息”。这些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却生动地再现了漫漫长征路是何其艰难。这是怎样的一群钢铁战士,又勾勒出怎样的一幅感人画面!

美国著名学者布热津斯基在参观完大渡河后,写了《沿着长征路线朝圣记》一文,其中这样记述道:“在我们走近大渡河时,曾经一度怀疑它是否真的像长征战士在回忆录中描述的那样水流湍急,险象环生;及至亲眼目击,才知并非言过其实。这条河水深莫测,奔腾不驯,加上汹涌翻腾的漩涡,时时显露出河底参差狰狞的礁石,令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有几处,河水还以异常的速度倒流回环。我们一行之中谁也没有见过这种水流现象。”而这一切伟大胜利都来源于“红军战士都有非凡的理想和抱负。他们全心全意为事业而战,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飞夺泸定桥时,铁索上的木板已被敌人撤走,不用说还有敌人阻击,即便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把着铁索过河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面对生死考验,几个连队却为争当突击队吵得不可开交。最后全团干部召开会议做出决定,一连因过乌江时已经立了功,由二连担任突击队,三连没当上有意见,团政委杨成武就让他们跟在后面,往桥上铺木板,这才算解决了争执。在当代人看来的超越人的生理极限、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总在红军面前换来“万水千山只等闲”和“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回答。这就是信念的力量!也正是中国共产党缔造无数英雄的秘密所在。

英国元帅蒙哥马利盛赞长征“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军事史诗,是一次体现出坚韧不拔精神的惊人业绩”。多年后,以色列老兵武大卫,从瑞金出发重走长征路,走到大渡河,他无论如何不敢相信红军是爬着铁索冲过去的,认为靠小木船和竹筏子渡过去也是不可思议的。但美国军事史学家格里菲斯在其《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书中给出了答案:“中国共产党人,以他们反复经受的考验证明,他们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击败下定决心要消灭他们的敌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历史的丰碑告诉我们,在一般情况下人有生理极限,但在特殊的年代和战场,红军将士可以为了革命理想和革命胜利去超越、战胜人的生理极限,战胜难以想象的痛苦。

长征激励国人不忘初心

长征是一次遭遇失败后的胜利,是一次濒临死亡的重生,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无与伦比的远征。斯诺说:与此相比,汉尼拔经过阿尔卑斯山的行军看上去像一场假日远足;另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比较是拿破仑从莫斯科的溃败,但当时他的大军已完全溃不成军,军心溃散。然而,红军的长征,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这帮助他们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

1937年,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来到延安,对朱德等红军官兵进行了采访,她感慨道:“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而且不仅于此。”它“绝不只是一部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的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它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也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而几十年后,索尔兹伯里也同样赞叹道:“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长征不仅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惊天动地,更是人类史上无与伦比的壮举,它的历史意义超越国界和历史的维度,深刻影响着整个世界的发展。不仅如此,长征以它的坚定无畏,表明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解放和民族的复兴,不忘初心,奋斗不息的坚持。以坚定的信仰、无比的忠诚和勇敢的牺牲为特征的长征精神,更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带给世界和历史的永恒财富。斯诺就这场“激动人心的远征”说过,它过去是激动人心的,现在它仍会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钦佩和激情。

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当初的出发,就是为了全民族的解放、为了争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如此前仆后继、如此坚持执著,这面旗帜经过历史的涤荡依旧颜色不改!今天我们更要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继续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奋勇前进。(作者为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少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