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基层党员干部与群众合力推进镇墟建设,我省又一个海洋风情小镇崛起
昌江基层党员干部与群众合力推进镇墟建设,我省又一个海洋风情小镇崛起
昌化小镇“变迁记”
■ 本报记者 杜颖 邓海宁
实习生 王茹月 特约记者 陈家贞
距离县城石碌镇要走上57公里路程,以前一看到前往昌化的路牌,车子调头就开走了。很多人想不到,地处如此偏远的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镇,如今成为继潭门之后我省又一个崛起的海洋特色风情小镇,迎来了如织游人。
昌化江奔向入海口,从昌化镇涌动而过。渔民陈开志开在镇墟的金龙海鲜店恰好可以望见入海口的全景。“现在小镇比以前热闹多了,尤其是来旅游的人多,还有人专门开车来吃昌化螺呢!”陈开志说,海鲜店去年挣了30多万元,今年更有盼头,这一切归功于大刀阔斧的镇墟环境整治。
用“翩跹起舞”来形容昌化与江海的互动并不为过。走进昌化小镇,映入眼帘的就是一艘闯深海的老木渔船,矗立在市民广场上,仿佛告诉人们来到这里,就是来感受别样的海洋风情。小镇道路宽阔笔直,昌盛路如一条彩带,将镇墟与江海相连。两旁的立面建筑白与木色相间,粉刷一新镶挂着各种船锚、帆桅、救生圈饰物,与昌化港这座历史悠久的老港口遥相呼应,风景自成一体,绰约迷人,令人流连。
昌化变了。游客用双脚遍寻最真实的风景,昌化人自己却用双眼见证了最真实的环境改造。
从偏远落后,到翩跹多姿,一部看似美丽的“变迁记”,实则艰辛异常。
昌化镇镇委委员钟贵弟感叹,现在连接昌化港和最繁华镇墟街区的昌盛路宽敞通畅,可就在过去几年,还有黑黄色的瓦房挡着路,车都进不来。
2013年6月,按照我省风情小镇建设规划,昌江县委决定对昌化镇实施建设集观光渔业、渔村文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海洋渔业风情生态小镇。发展本地经济,提高渔民收入,就要重振昌化港,要进行镇墟改造,而首先要建设的,是连接港口和镇墟的道路——昌盛路。
这条路可“有名”了,当地老百姓说,不是因为路好,而是因为“拆迁难”出名的。
按照规划,昌盛路设计宽达20米,可因在核心主干道上有4户人家的瓦房在,最窄的路面仅剩了4米宽,瓦房不搬迁,车子难开人难走。
可这4户人家“雷打不动”,说什么也不搬。
“房子在靠近昌化港的黄金地段,既可以收租金,又可以开铺面,若拆迁换别的地方肯定不如这!”老居民符君玉回忆这段过往时跟记者说:“我家房子住了几十年了,风水也好,镇政府请的评估公司能算出面积,可算不出我这房子的价值。”于是,符君玉、符克松、谢良雄、符德富4户人家都不愿搬,甚至向镇政府提出质疑。
“1950年代4户居民就在这里安下了家,老居民不搬是可以理解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做通群众工作。”2013年走马上任镇委书记的陈有强带着镇党员干部在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中就发现了这个“老大难”问题,他决心以不一样的办法,打开老居民的乔迁路。
陈有强摸底发现,原来,老居民反感拆迁是有缘由的:早在1996年昌江号召“三改”时期,镇里就派人来劝说老居民搬家让路,彼时,没有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的情况下,要居民搬家无异于让居民没有了家,老百姓怎么可能愿意搬?这为后来几次征迁不利埋下了伏笔。
“必须改变过去的老模式,以群众的利益为先,镇墟建设不靠党员干部和老百姓的合力不行!”陈有强带着党员干部登门,动之以情:“靠祖宅风水发财,不如靠政府政策致富。”
为了让老居民安心,昌化镇委镇政府完全按照居民需求选址安置地,“房子宽一点,补偿高一点”,搬迁新盖房屋的,镇政府再追加补贴水泥,对家庭有困难的,按政策补予过渡租金的同时,也安排好过渡房……“要把居民搬迁当成自己家的搬迁,凡事都能干成。”镇长赵恒江感慨道。
几十天下来,符君玉的老伴文凤姨被说动了,“人家党员干部以诚相待,尽心尽意,我们也得对得起良心。”就这样,通过基层党组织的扎实工作后,4户人家都相继同意了搬迁。
细致真诚,亲力亲为,角色互换,彼此体谅。20年的艰难搬家路,就在基层党组织的用心当中一朝破解。
最难的征迁工作破解,其他各项改造势如破竹,小镇的征迁路实打实地变成了致富路。
经过3年的建设改造,截至2016年6月底,昌化海洋特色风情小镇立面改造和道路改造已全面完工,规划中的新商业风情街、奇石工艺品街、海鲜一条街开始紧锣密鼓地推进,今天的昌化,业已成为昌江棋子湾开发区域内最亮眼的旅游延伸地。
三年整改,一朝蜕变,成绩斐然。
继潭门之后,海南又一个海洋风情小镇已悄然崛起,群树掩映,江水淙淙,昌化小镇的变迁带给人们以新的启示。
(本报石碌7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