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铺前美宝村:“番客村”老宅思乡曲

12.08.2019  20:10

  文昌铺前美宝村

  “番客村”老宅思乡曲

  文\见习记者 习霁鸿 海南日报记者 李佳飞

  图\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见习记者 封烁

  近日,在住建部等六部门联合公布的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文昌市铺前镇美宝村榜上有名。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村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盛夏七月,海南日报记者走进文昌铺前,探访这座小村,试图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琼人去番

  推开颜色脱落、锈迹斑斑的“”字铁门,便是七旬的林才香阿婆为自家叔叔守了一辈子的祖屋。100多年前,叔叔同许多下南洋的乡亲一样荣归故里,建了这座气派的大宅子。

  说到美宝村的得名,相传在明代永乐三年(1405年),海上骤然起了一股飓风,震动了一只奇特的鸟,这鸟在狂风中飞翔,突然发现一块美丽且富含玉石的风水宝地,便在其上空盘桓。当年居住在白水塘村的吴氏有人获得启示,多方辗转终于觅得此处,从此扎根,起名“美宝”。

  尽管得名“美宝”,村子百年前的日子依然苦得叫人过不下去。天灾人祸、纷飞战火、宜耕地少,逼得美宝村一批批吴家子孙背井离乡下南洋,也就是文昌人所说的“去番”。若一家当中有兄弟几人,则留下一两个守家,其余人通通南下谋出路。因此,美宝村逐渐成为海南闻名遐迩的“番客村”。

  彼时繁荣的铺前港距离美宝村不过几公里远,是村民下南洋的最佳港口。清初的《读史方舆纪要》记载:“铺前港,在县西百五十里,商帆海舶,多集于此。”从铺前港启航,美宝村人坐上摇摇晃晃的小帆船,前往南洋各国,奔赴未知却充满希望的未来。

  在泰国、新加坡等地,美宝村人从小工做起,逐渐积累资本,慢慢地开起了旅馆,办起了银行,做起了货运贸易,融入当地社会。村民小组长吴多榆的叔父吴坤洪就曾任泰国王室的总厨。

  勤劳的番客们终于在人生地不熟的南洋站稳了脚跟,便又回头帮助同村人去番。村民吴多喜说,如今村子里定居国外的华侨甚至比生活在村里的人还要多。

  文昌人有个讲究,即不管走了多远,都要千方百计回来建造一座祖屋。于是,异国的番客们又纷纷返回,在村里盖起了宅子。这一行为蔚然成风,村子里中西风格融合的宅子越来越多,直到今天,上百年的老房子还有20多栋。

  中国民间文学家协会名誉主席冯骥才先生说过,传统村落既不是物质文化遗产又不完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两种遗产的结合,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后的堡垒,是中国民族根性的文化。

  美宝村现存的这20多栋老宅,不仅仅代表文化的交融,更饱含着南洋游子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荣归故里

  得益于铺前港的便利,“番客”们返乡造屋时,先是用大象将泰国的上好建材驮到码头,经水路北上进入铺前港,再经由相连的珠溪河运抵美宝村,村民们兴奋地等在岸边,卸货后再用牛车拉回家。

  吴世珊是美宝村第一批下南洋的人,他瞄准了航运商机,做起了船运贸易。据说村中许多老宅的建筑材料都是由吴世珊的船运公司运回。后来,吴老的生意越做越大,便在铺前老街上盘下了几间铺面作为长期驻点。

  因为有通达的运输,发迹了的番客们便将国外的好玩意儿、新奇玩意儿一一运回家乡,为这个偏居一隅的小村庄打开了一扇认识大千世界的大门。过去,海南没有水泥,南洋来的水泥被文昌人叫做“红毛灰”,意即来自外国人家乡的建材。这是有钱人家才用得起的东西,是番客们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无声证明。林阿婆守的宅子,也是用这种昂贵的红毛灰。可以想见,宅子主人当年荣耀的光景。

  在美宝村一众古宅中,吴乾芬的宅院以其占地规模和华丽气势,成为其中翘楚。

  村民介绍,百余年前,16岁的吴乾芬搭小帆船到泰国寻出路,苦干13年,终于熬出了名堂,置下两家客栈。29岁那年,在他的主持下,占地800多平方米的吴家老宅落成。

  老宅由珊瑚岩碎石所建,特殊的材质使其抵御住了岁月天灾,至今仍保存完整,就连2014年超强台风“威马逊”正面袭击铺前时,宅子也只不过掉了几片瓦而已。

  自然,经过百年风雨冲刷,吴宅也晦暗了许多。高大的照壁已然呈灰白色,镂空的大红“”字褪成了锈红色,青砖黛瓦经岁月之手也显得古拙质朴,但若再细瞧其雕梁画壁、窗棂雀替,屋檐上的灰塑振翼“蝙蝠”,无一不在诉说着当年的气派华丽。

  如今,吴宅由吴乾芬的曾孙、40多岁的吴清海看顾。吴清海常年在外务工,但逢年过节时,都会回来将宅子整修一番。

   古村新象

  由于背景相似,村里的古宅风格大多也类似,都融合了琼北和南洋风格。

  例如,许多古宅都保留了“”的形式。“”是中国人衡量财富实力的重要尺度,“”数越多,宅子越阔气,越能证明主人身家。吴乾芬的宅子便是传统的三进宅院。在中式的基础格局上,拱券的应用也处处可见。

  林阿婆宅子的廊上就有一排拱券。大屋正堂设有神龛供奉祖先牌位,是家里举行大事的地方,侧边的排屋是家族中每个小家庭的起居室。排屋上的松鹤壁画栩栩如生,苍劲的松树既扎根土地,也奋力往上拔出新绿,树旁的仙鹤闲庭信步,悠然自得。屋脊上装饰着中国传统瑞兽和传统神话人物的灰塑,有些上了色,做成漂亮艳丽的彩塑,有些则保持石灰的朴实本色。

  与上述两栋“豪宅”相比,海南吴氏会馆理事长吴乾煌曾让人艳羡的老宅却已只剩下残垣断壁。当年,吴乾煌南下泰国,在当地兴办企业,成了有名的企业家,积攒财富后回村建了屋宅。上世纪40年代,吴乾煌在泰国出资支持抗日,被当时占领海南岛的日本人知道后,一把火烧掉了其村中老宅。

  历史已经翻篇,现在,村中的新屋和古宅比肩而立,相映成趣。

  受益于铺前大桥及滨海旅游公路的建成通车,如今,美宝村的交通更加便利了,距滨海旅游公路仅500米,与海口通车时间仅40分钟。曾经在外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乡,在自家门口挣钱,和家人同吃共住,日子过得快活舒坦。

  晚霞披肩时,干完活的年轻后生们纷纷骑着电动车返家,新晋妈妈们推着婴儿车在村口的“思源井”旁纳凉聊天,娃娃们赤脚跑上新修的木栈道上嬉闹玩耍。在他们脚下,碧波荡漾、鱼虾畅游,在他们眼前,绿意葱翠、生机勃勃。

编辑:李奥迪
儋州加老村:村民自觉保洁,村庄干净整洁
  8月1日,海南日报记者走进儋州市兰洋镇加老村,中新网海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