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红军路”——行走中的红色文化(图)
两天一晚,徒步65公里、骑行108公里,近日,200名企业家聚集定安,参加了“重走红军路”活动。对这些人到中年的企业家而言,参加这个活动,不仅意味着身体和意志力的挑战,还有各种记忆的回味——那是儿时的教育、青春脉搏的悸动。
3月的定城飘着细雨,如针般的雨水打在嫩绿的枝丫上,新叶舒张,贪婪地吮吸着这春日的甘露。
“加油!”“别放弃!”鼓励声、吆喝声四起,参加“重走红军路,寻找创业情”的骑行队伍和徒步队伍一路向南,从古旧的定安老城出发,穿越古色古香、有着深厚文化的古村落,品鉴着郊外的绿色美景,一路蹚水翻山,最终到达有着“海南井冈山”之称的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
历经两天一晚,这些企业家到达终点时,欢呼声从高山之上呼号而出,声波荡漾,在山谷里连绵回响。一路的疲惫,在领略了定安的绿色之美、古色之美和红色之美后,全都化作了兴奋和喜悦,化作了缅怀革命先烈的片片深情。
喜悦:邂逅古朴与热情
“这古旧的城墙太令人赞叹!”当行的队伍到达定安老城时,在香港创业的陈创辉不由地停下了脚步:一股经岁月沉淀的气息扑面而来,斑驳的城墙上氤氲着水汽,从城墙缝里长出来的杂草已有不少的时日,枝条细长而繁茂。老城的老房依旧是厚重的木门,80多岁、面部爬满皱纹的老妪颤颤悠悠走在古道上,一切似旧日景象。
除了这古老的文明,老城里家家户户敞开了门,或许是鲜少见到外来的骑行者,老城里的居民格外热情,人们站在门口,向陈创辉一行热情地挥手。
“对定安的第一印象,是觉得这里不够发达。”陈创辉说,“但我在定安感受到的,是这里人们的热情。”从城区穿过,孩子们欢呼问好的童声仿佛还在耳边,而定安的街道又是那么整洁。热情自律的定安形象,让陈创辉久久难忘。
从定城往郊区走,定安的美景逐渐出现在了陈创辉的视野里——远山如黛,雾气缭绕,青白之间就像一副早已经勾勒好了的水墨画;山下绿意初生,春韵催促着枝头的绿苞发芽,绿意汩汩而出;智慧的定安人,用火山喷发留下的火山岩搭起了一栋栋民居,炭黑色的岩石缝里,白色的小花舒展绽放,构绘着这一片土地的生机勃勃……
在环绕南丽湖的大坝上,长居北京的企业家王云艺喜悦万分!
“没有经历过雾霾的人,是不会知道此刻我内心的激动,好山好水就是好定安!”顺着王云艺的目光远眺,在秀丽宽阔的南丽湖畔,绵绵细雨飘洒在湖面上,片片薄雾随风而起。
继续前行,在丰草茂林中,水流汩汩,坐在石块上,体验着久温塘火山冷泉,清澈的泉水一眼见底,拍打在双脚上,一路的疲惫都已消失殆尽。
这醉人迷人的风景,引得队伍里歌声连连:“天上的白云飘啊,地上的花儿笑……”
看着眼前的美景,王云艺也禁不住跟着哼唱起来。
坚持:在疲惫中再出发
“前面还有多远?就快走不动了。”在另外一支徒步前行的队伍中,不少女队员鞋子已经湿透,步子越来越沉重。
眼见着队伍前进的速度越来越慢,队长李雪华吆喝着队里的口号为队员鼓劲:“一鼓作气,挑战佳绩!”
作为队伍的领头人,年近50岁的李雪华,鲜少参与户外运动。现在的徒步前进,对他同样是严峻的考验。20多年前,李雪华从湖北来到海南创业,在工作中他有过艰难踯躅,有过疑惑思索,但却从来没有动摇。正如此刻,尽管已达到体能极限,李雪华也没有停下。
“红军从来没有放弃过,正如我们每个人,一生中的困难总是不计其数,在我们经营业务的时候也是如此。”李雪华拿自己所管理的酒店举例,服务是长久的过程,没有坚韧的品质,服务质量就要下降,就会面临生存危机。
“再累也不能放弃啊,这是红军精神在教育我们!”李雪华抖擞起精神,扛着队旗,大步向前。被他的精神所感染,超负荷的队员重新蓄积出力量,阔步直追。是同样的精神感染,是一样的情怀传递。一条羊肠小道,高低错落,在两旁绿韵丰满的山林簇拥下,向着母瑞山最高峰南牛岭的山脚延伸。
从香港来的企业家耿江丽看着骑行的队员一个一个从自己的身边超了过去,自己快要落在了队伍的尾部,体能已经达到极限的她同样没有放弃。
“我不跟别人比,他们有的是体力,而我有的是耐力!”耿江丽不顾一遍遍迎风吹来的小雨,她偶尔推着自行车徒步,偶尔骑行前进。回报给她的,是母瑞山成片的槟榔林在风的吹动下“沙沙”作响,如诗如韵的“歌曲”,是雨后的山丘一片云雾缭绕和最后克服疲惫登顶的喜悦。
感动:胸怀深情敬红军
说起母瑞山,正是定安红色文化奔涌的源泉。位于定安县南部山区的母瑞山,是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摇篮”。
站在母瑞山的山顶,耿江丽阅读着关于母瑞山历史的记载,仿佛看到了1928年,由琼崖苏维埃政府主席王文明率领的红军穿梭其间,奋起反抗国民党蔡廷锴的率军围剿,在枪林弹雨中开辟了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第一次保存了革命的火种。
“在革命时期,这里是红军来过的地方啊!”耿江丽喃喃自语着,伸手触摸着母瑞山上冰凉的碑文,上面镌刻着母瑞山的革命故事,温暖在耿江丽的心里一点点扩散。
1932年7月,国民党再次发动对琼崖苏区大围剿。琼崖军民英勇抵抗,却因敌我力量悬殊,反围剿最终失败。彼时冯白驹带领党政军一百多人在母瑞山恶劣的环境下,与敌周旋,最后仅剩下25名英雄。经过8个多月艰苦卓绝的斗争后,于1933年4月突围回到琼山县革命老区,革命火种再次得到保存。
“我是看着《地道战》《小兵张嘎》这些红色影视作品、听着《映山红》这样的红歌长大的,从小家里人就教育我,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读着母瑞山的故事,耿江丽的眼眶湿润了,她无法想象,多年前的革命先烈,是怎样在敌人打击、食不果腹的恶劣环境下坚强生存。一首首红色的歌曲在耳边缭绕,一片片敬仰革命的深情,在耿江丽的心中激荡。
此刻,克服艰险和疲惫,冲顶的人们呼号呐喊,站在山顶,纵览全局,这是一次自我挑战的胜利啊!层叠的远方,是定安县原生态的绿色植被,铺盖在小山丘上由远处的墨绿逐渐向眼前的鲜绿过渡,革命先烈的雕像屹立其中,是这一片热土曾经发生的热血故事,是伟大榜样红军的永垂不朽……(刘梦晓 司玉 张茂)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