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某部司机练打仗 遭遇战打退特战分队
初冬时节,霜寒来袭。第26集团军一场实战背景下运输勤务保障综合演练,在胶东半岛某司训大队训练场展开。
不断遭敌袭扰、前方道路被毁、暗堡拔点破障……炮火硝烟中,百余名新训驾驶员在崎岖的模拟战场机动路上驾驶军车,沉着应对导调组一次次临机“刁难”,在近似实战的环境里领取通向战场的“驾驶证”。
同在这片场地,这个大队在去年年初军区拉动考核时,在同类型部队中排名垫底。而就在几个月前,他们却在总部抽考中,出人意料夺得综合第一。
不到1年时间,他们何以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该集团军后勤部部长曹元军给记者揭开谜底:表面上看,是调整干部骨干、优化教学内容、抓学风训风等因素带来的变化;究其根本,是大队党委教学保障理念变化所致——从培养会开车的驾驶员,转变为培养能打仗的驾驶员。
“现代战争对保障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后勤较量越来越成为未来战争的作战样式。狡兔有三窟,我们吃一堑必须长一智,仗才会越打越明白。”该集团军领导在采访中告诉记者,用战斗力这把标尺来量,上至集团军领导,下至旅团“粮草官”,他们纷纷把自身观念上的“短板”找了出来。
——虽然平时“生活化”保障能力在不断增强,但后勤建设军事素质养成、实战化训练等战斗化的“基因”却有所退化;
——后勤保障就是“后方勤务”、后勤就是“后方”等模糊认识,在一些人身上不同程度存在,后勤官兵与作战人员一样也是“一线战斗员”的意识亟待归位;
——现代战场已无明显前后方分界线,建设打仗型后勤,必须实现从“保障训练”向“保障打仗”的思维转变……
缩短“保障”到“打仗”的距离,打破传统固化思维的羁绊,这个集团军建设打仗型后勤的可喜变化越来越多。去年,某旅第一次全要素千里机动参加跨区演习,虽然取得不错成绩,但旅党委认为最大的收获不是那些所谓的“纪录”,而是导调部通报的20多个问题,其中半数以上都属后勤保障。以前,后勤部门在演练时总是埋怨配备的随队医护人员太少,而通过这次演习他们发现,只有把平时当战时,加强官兵自救互救能力训练,战时才能真正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领取通向战场的‘驾驶证’,后勤建设对战场靶心瞄得更准了!”该集团军领导如是说。从集团军本级后勤机关到旅团后勤保障部门,记者明显感受到谋划工作向保障打赢聚焦,指导工作与战斗力提升对接,担负保障任务与打仗标准对表的新气象。
在不久前的一场实兵对抗演习中,某机步旅后勤保障分队在前运弹药、油料等保障物资时,与蓝方特战分队遭遇。没等蓝方“开火”,该分队迅速占领有利地形,各类保障人员立即投入战斗,以科学的火力配置、顽强的战斗作风和过硬的军事素质,逼着蓝方分队退出战斗。
“后勤分队打退特战分队,看似偶然其实必然。”该集团军战勤处处长付国锋介绍说,这得益于集团军持续不断抓后勤战斗力建设,突出从保障队向战斗队转变这个重点,打仗型后勤建设标准立起来、举措实起来了,去生活化重实战化,战斗力自然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