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海南人记忆中的中秋节

23.09.2018  18:44

  剥桂圆皮、海边赏月……这些传统习俗简单却不失温情

  那些年,海南人记忆中的中秋节

  海南日报记者 尤梦瑜 实习生 雷走宏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明朝词人徐有贞的《中秋月》不知道出了多少人对中秋佳节的美好愿景。中秋将至,最令人期待的莫过于与家人吃团圆饭,或邀友人海边赏月。近日,记者同几位“老海南”聊他们记忆中的中秋节,在许多节日日益被商业化的今天,这些传统习俗与其背后蕴藏的情感显得尤其珍贵。

  “那时中秋节对我们来说不算节日,没有钱过什么节嘛。”现就职于四川省某高校的符锡熊今年30多岁,出生在昌江黎族自治县中部的一个山村,在他的印象中,上世纪80年代,海南的很多地区仍算不上富裕,回忆起小时候的中秋节,他告诉记者:“吃个地瓜,也算过节了。每到中秋节,村里的多数人家都是吃地瓜度过的。

  如今,早已成家立业的符锡熊过上了自己幸福的小日子,中秋节可选择的食物也是琳琅满目,但越是如此,他说反而更怀念小时候的地瓜,甜糯的地瓜是家乡的滋味。

  同是昌江人,今年50多岁的吴孙活告诉记者,因为家里靠海,所以从小家里的经济条件还算不错,小时候每到中秋节,家中长辈都会把提前买好或者自家养的鸡杀掉过节。

  “那时候我还小,白天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到了晚上就一人用纸包一块月饼,再用绳子绑住,带到海边,等拜月仪式结束了再打开来吃,亲朋好友们一起坐在海边边吃月饼边赏月。”吴孙活说,不比今天各种月饼精美的包装,那时,一块粗糙的纸里包裹的就是儿时的美味。

  “一般来说,我们在农村过中秋会先祭祖。然后还会煮芋头、剥橘子皮或者是桂圆皮。之所以剥桂圆皮,就是因为桂圆的‘桂’就是‘贵’,象征着富贵、吉利。”今年近60岁的陈奕周来自澄迈县,说起30年前的中秋节习俗仍是津津乐道。早已搬进城市生活的老陈坦言,越来越便利的城市生活让他在中秋节时想吃到什么都能方便买到,自己的生活伴随着海南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旧时的习俗仍是心中的一种温存。

  “美丽三亚,浪漫天涯。”50多岁的符少彬用陶醉的语气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中秋节。“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才逐渐能在中秋节吃上用油纸筒装的月饼。晚上大家纷纷提着月饼去大东海的海边赏月,年轻人会用点着的红蜡烛围成圈,然后坐在里面吃月饼赏月,很热闹也很好玩。”红烛、月饼……这份浪漫不亚于今天的年轻人。

  “三亚这座城市变得越来越美丽,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如今的大东海沿岸早已不是当年的黑漆漆,但不管怎样,我们赏月的那份心境仍在,这就是‘不忘初心’吧。”符少彬笑着说道,城市发展越来越快,但城市中,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干劲和追求幸福生活的心不曾变。

  (海南日报海口9月22日讯)

编辑:赵凯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