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媒批演训“逼败”:一味强调从难从严脱离实战

22.10.2015  11:52

  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是实战化训练的本质要求。近年来,全军各级积极组织红蓝对抗训练,不断加大训练难度,创新实战化训练组训方式,提升训练实战化程度,官兵普遍反映演练更实了、“”味更浓了。但笔者也时常听到部分官兵对有些“败局”颇有微词,认为是被“”败的而非“”败的。虽然这并非主流,但对脱离实战的“逼败”倾向,同样应引起警觉。

  不可否认,以逼败方式抓训练,把困难设到最极致,把要求提到最高处,能有效解决以往训练不实、不真、不难等瓶颈问题,使训练最大限度贴近实战。正如有位军事专家所言,当训练最苦最累最难的时候,就和实战差不多了。反复对部队进行“败仗刺激”,逼着部队暴露问题、解决难题,能够让官兵在辨局中破局、在识短中补短,增强实战感知和制胜本领。因此,多设险局、危局、难局、残局甚至败局,让官兵在绞尽脑汁、受尽折磨、拼尽全力中淬火加钢,应成为实战化训练的主基调和重要抓手。

  但是,逼败的实质是从难从严,而不是刻意“刁难”。是逼之有度、败有其理,而不是逼无止境、不败不休。如果设置一些不切合实际的难题,固然达到了将对手逼败的效果,但达不到锻炼提高的目的。这些做法往往披着“从难从严”等貌似合理的外衣,但实质是另一种形式的“非实战化”。

  须知,逼败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从实战出发,就是要贴近任务、贴近对手、贴近战场。如果脱离了这个前提,一味地强调从难从严,搞层层加码抑或擅自拔高,甚至设置不符合实战的情况,不置“败地”誓不罢休,那么,逼败就可能挫伤官兵的积极性、影响对抗的严肃性。更严重的是,不切合实战的所谓“逼败”,还可能误导官兵对未来战场的认知,生成与未来实战不符的能力素质,同样削弱训练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实,逼败绝不是为了求败而是为了求胜,绝不是训练目的而是组训方式。逼败的目的在于引导受训者根据结果检讨过程,找准“病根”,弥补能力短板。对于组训者来讲,要深化作战问题研究,使逼败最大限度符合实战;而对于受训者来讲,就要看淡胜败、重视过程,贵在找准致败原因、悟透制胜机理,避免重蹈覆辙。但是,避免失败不会必然导向胜利,制胜未来战场的钥匙只有通过战术设计、反复演练才能掌握。因此,只有逼败是远远不够的,逼败更须求胜,既要通过逼败剔除制败之疾,更要通过求胜探寻制胜之策,进而使逼败与求胜相得益彰。

  总之,逼败虽好,但要用之有度、用之得法。手中紧握实战的标尺,把握好逼败的限度,实战化训练才会在正确轨道健康发展、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