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选名校是个体与社会的共赢
根据考生意愿,江西省高招委决定:综合考虑考生单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由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分别单独录取柳艳兵、易政勇。两校表示将给予免除学杂费等一系列照顾措施。(7月6日《人民日报》)
这样的结果恐怕让很多人惊诧了一番。“夺刀少年”最终由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分别录取,事情终于尘埃落定了。这样的结局无疑是个体与社会的共赢。
“夺刀少年”该上什么学校,社会上有不同看法,观点主要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夺刀少年”作为一种不多见的见义勇为行为,应该受到表彰,哪怕是北大清华录取亦不为过。另一派认为,这两个考生不应该受到照顾,在高考面前,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他们就读什么样的大学,应该看的是他们高考后的成绩。
当然,清华等十几所大学已经抛来了橄榄枝,澳门大学更是送来了录取通知书,高考是万人抢独木桥,有好的机会抓住又怎么样呢?你能说这两个学生就是功利吗?与那些通过各种手段来谋取加分的行为对比,哪不公平?但如果照顾了他们,名校录取后果怎样?那无疑是留下了后患,就是见义勇为加分会带来的问题,潜意识里助推学生去见义勇为。
两个选择都会留下很多问题,在此出现了第三条路,江西省高招委综合考虑考生单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由本地两所院校来录取很是客观。一者,这是综合平时的成绩和高考成绩,录取的院校与他们能力是对等的。这段时间,很多人要求两人公布高考成绩,但公布与否暂且不说,两人这段时间面临那么多变故和舆论的影响,想考出平时的成绩恐怕也不可能,过度强迫是对他们的伤害。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他们的“后患”,让他们回归平常生活,如果以他们平时成绩考取不了的名校录取了他们,那么,媒体必然会一直关注,最终会影响他们生活。
二者,“夺刀少年”最终情归于一般院校,也向社会释放了积极信号。那就是高考面前所有人是平等的,不管高考有多少弊端,在目前规则下,要想读大学那么必须遵守这个游戏规则。此外,也避免了见义勇为读名校带来的社会负效应。
综上,“夺刀少年”情归普通院校是个体与社会的共赢,在这样的结果下,但愿舆论快速平静,让两人回归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