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这个村被称为“离城市最近的渔村”,为啥?来看看
处在南渡江入海口,紧挨城市边缘,海口美兰区新埠岛上的三联村,可以说是离城市最近的渔村。每天下午1时至4时,从琼州海峡捕鱼归来的渔船陆续靠岸,这个至少有300年历史的渔村变得异常热闹。从市区涌入村中购买海鲜的车辆,常常将靠近渔港的巷道堵得水泄不通,而刚刚卸到码头上的渔获,经常被市民们以最快速度抢购一空。
下午4时过后,购买海鲜的市民陆续返程,码头归于平静,劳累一天的渔民回到家中歇息,喧嚣热闹的渔村再次归于平静。此时的三联村,似乎与城市无关,它只是一个平静的小渔村。
俯瞰海口三联村,渔船来往,它身后就是城市。
临江靠海满眼都是风景
三联村的渔港很好找,从新东大桥西北端桥头拐进土尾村路,穿过大约200米长巷道即可看到。三联村位于新埠岛的最北边,南渡江切着村子外侧接入琼州海峡,站在渔港内的堤坝,可以清楚看到南渡江入海口全貌。三联村由亮肚、亮脚、外坪三个村小组组成,1000多户村民中,还有180多户村民依靠渔船在风浪里讨生活。
渔港就在三联村临江一侧,全长1公里多。渔港由两部分组成,外侧是渔船装卸小平台,里侧则是3米多宽的村道。装卸的平台有大有小,但都是紧紧挨在一起的。渔港里停靠的船只绝大多数是村民的,清一色十多米长的木质渔船,没有生活仓,依靠柴油发动机带动。
村民打捞上来的海鲜。
沿着渔港旁边村道前行,满眼都是渔村风光。一侧是密密麻麻的渔网和白色泡沫塑料捆绑而成的浮标,另一侧则是一个接一个的渔船装卸平台,每个平台上都有水泥锚桩,木质渔船依次系上面,让整个渔港充满复古风。眼下水冷风冷,出海的渔船并不多,渔民们大部分在家中休息。这也正是渔民补网的好时候,他们搬来渔网线,三三两两坐在路边补渔网。
除了渔港,村中大大小小6个祠堂和公庙也是一道风景。穿行在村中窄窄的巷道中,经常会一不小心就偶遇一座红墙黄瓦的公庙。走入其中,浏览记事碑即可品味这个村的历史。三联村并不是大村,为何有这么多祠堂和公庙?村民吴兴生称,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里的居民祖辈都是渔民,希望神灵保佑他们出海捕鱼平安归来。
村中的祠堂和公庙也是一道风景。
因地得利南渡江带来天然大渔场
南渡江的汇入,给琼州海峡带入大量营养饵料,并在南渡江入海口附近形成一个天然大渔场。紧挨着入海口的三联村因地得利,村民祖祖辈辈就有出海捕鱼的传统。三联村的渔民没有大船,木质的渔船根本无法抵挡远海的大风大浪,这个临近村子的大渔场,解决了村民的生计难题。
琼州海峡海流湍急,最大流速可达2.55米/秒至3.06米/秒。水流湍急,鱼类运动量大,肉质鲜美。这也是每天下午大批市民到三联村渔港购买海鲜的原因。“从渔港上卸下的鱼,有些价格不菲。”三联村社区主任蔡仁儒称,这种行情已经持续了多年。
今年快60岁的吴兴生,祖辈都是渔民,年轻时他也跟随父母到琼州海峡捕鱼。“琼州海峡里的流水分东西和西东方向,依靠父辈们的传承,村民一直都是利用这种水流方向捕鱼。”吴兴生称,渔民布置的渔网一般上方依靠两个硕大的泡沫浮标拉扯住,下方则用长长的钢管沉底。水流东西流向时,渔网口则朝东,捕获从东边游过来的鱼群。水流西东流向时,渔网口则朝西。
临近渔港西端,是村中的吴氏宗祠,里面供奉着迁入亮肚村的吴氏始祖。“根据族谱记载,我们村吴氏早在320年前就开始在亮肚村小组繁衍生息了。”吴兴生称,第一个迁入亮肚村的吴姓人家,就是依靠打渔为生。如今,整个亮肚村小组有1000多人姓吴。紧挨在一起土尾和亮脚两个村小组,吴姓人也不少。
三联村有多古老,无据可查,不过村里有祀祭北宋康保裔的康皇庙,可以推测这里至少有宋代臣民后代居住。据了解,三联村渔港在新中国成立前几乎没有码头设施,只有渔民自发修建的一些简易设施,渔船捕鱼能力低下。1965年,国家投资修建了码头和防浪堤,大力支持和发展渔业,才形成了现今的规模。
村民忙着补渔网。
好风借力未来将打造美丽渔村
跟城市相连,渔村风光不减,三联村在海口早已名声在外,每到周末渔港里总会汇集大量购买海鲜和观光的游客。在渔港另一侧,一个已经停产多年的造船厂,5艘锈迹斑斑的钢船已成为网红打卡点,甚至成为一部电影的拍摄地点。
早在两年前,海口美兰区已着手开发建设三联村美丽渔村。如今,三联村内的渔民休闲文化广场、游客服务中心已建成。根据规划,未来还将建设渔人码头、妈祖文体公园、船舶主题公园等配套设施,三联渔村将打造成海口休闲渔业文化体验中心、海南最美渔村。
近两年,每逢春节来临之际,美兰区都会在三联村举办渔民文化节系列活动,除进一步丰富本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加深渔民之间交流外,另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推广三联村的渔村文化,助力三联村做好“海”字文章,促使其成为地方旅游、商贸等领域的一大特色,推动当地休闲渔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