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消费、从众消费 大学生消费病灶应祛除(图)

25.09.2018  19:23

  “第6次还款,本息共计644.82元。”9月16日,一收到父母转过来的生活费,海南大学生小许马上进入网络信贷平台,还清了本月的手机分期贷款。今年初,她在网上分期付款购买了一部苹果手机,目前还有6个月的贷款要还。

  “近日,苹果又举行了新机发布会。”小许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她想再次贷款,购买最新上市的苹果手机。

  当下,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已成为部分大学生的“消费病灶”。日前,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引导学生树立金融理财和金融安全观念,及时纠正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引导学生培养勤俭节约意识。

   许多大学生热衷超前消费

  9月开学季,我省各大高校迎来众多新生,家长们陪着孩子添置了不少开学装备,“开学经济”不断升温。

  开学装备的变化,也折射出社会消费文化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上世纪70年代,我们上大学时,水壶、洗脸盆和被褥是“标配”。现在,手机、iPad和笔记本电脑成了大学新生的‘标配’。” 9月14日,陪女儿到三亚学院报到的黄先生感慨道,孩子的“开学季”成了家长的“烧钱季”。

  近期,海南日报记者在我省多所高校调查发现,许多大学生喜欢超前消费,日常开销费用远远超过家里提供的生活费。面对网络信贷平台分期付款的诱惑,很多人难以把控超前消费的欲望。

  “我两年前开始使用网络信贷平台消费,现在根本离不开了。”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大一学生小李说。小李平时经常用“花呗”购买服饰和手机等电子产品,“父母每个月给的生活费不够用,我又想‘剁手’买东西时,一般都会分期付款购买再按月还款。

  据了解,许多大学生购物消费时都是冲动消费,没有考虑购置的东西是否真正需要。有时,别的同学买了,自己也跟风购买。经过随机抽查,海南日报记者发现,受访大学生都听说过“花呗”、京东白条等互联网在线消费金融产品。其中,半数左右学生正在使用“花呗”等金融产品进行超前消费。

  “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靠父母提供,能自己挣钱的人寥寥无几。”三亚学院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辅导员张娜认为,超前消费会让大学生每月支出计划失衡。月初挥霍无度、月末四处借钱,会给大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同时,过度消费如同一个无底洞,不懂得克制的大学生如果逾期还款,还会影响个人征信。

   警惕网贷平台里的“甜蜜陷阱

  谈起大学生消费,校园贷是一个回避不了的关键词。自2014年各类“校园贷”平台兴起后,由于手续简便、放款快,迅速风靡全国各大校园。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很容易深陷其中,甚至背上巨额债务,引发生命悲剧。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治理力度加大,不良“校园贷”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近期,部分网络借贷平台为逃避监管,改头换面通过“回租贷”等形式,继续面向在校学生开展贷款业务。

  “先消费后付款”“好爽好爽,余额没钱照样买买买”……近期,海南日报记者在多个网贷平台官方网站上发现,此类标语屡见不鲜,这些平台都声称可以“零门槛借钱,无负担还款”。

  “这些网贷平台和虚拟信用卡的功能相似,却降低了审核难度。”海南省心理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正发表示。

  据了解,目前,一些网贷平台在客户准入审查上流于形式,大学生无需资质、担保或抵押,就能拿到贷款。部分非法“校园贷”平台更是暗藏陷阱。一些缺乏金融、法律常识的大学生容易被“零门槛”的宣传语所吸引,却忽略了合同里暗藏的“甜蜜陷阱”。

  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讲,独立消费是从跨进大学校门开始的。海南大学法学院2017级诉讼法学研究生郑成兵认为,一些网贷平台给人营造了一种消费、贷款都很轻松的错觉,让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消费。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惕,理性消费。

  此外,海南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在使用网贷平台前,对相关服务条款、计算费率和平台资质了解不足,也让非法“校园贷”有可乘之机。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

  “我认为,大学生超前消费弊大于利。”海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袁文表示,超前消费会给大学生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并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一旦习惯了分期贷款下的高消费生活,很难再接受平常的生活状态。

  有专家表示,拒绝“校园贷”和过度消费,应纳入大学“第一课”。高校应做好校园不良网贷风险警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陈正发认为,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提高对不良网贷的甄别抵制能力,引导大学生培养勤俭节约意识。建议学校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合作,为大学生开设金融、理财等相关课程,让大学生掌握各类金融产品的特性和使用技巧,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防范社会奢靡之风侵袭校园,需要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共同教育和引导。

  “高校要引导大学生们形成健康、绿色、积极的消费观。”张娜表示,近年来,三亚学院通过开展抵制非法集资或者远离“校园贷”等主题班会,邀请银行、公安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到学校举办讲座等方式,向大学生宣传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的危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金融理财观念和金融安全观念,帮助学生提高金融安全防范意识和金融理财实践能力。(记者 邓钰)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