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喜忧盼——海南中部贫困山区走访记
行驶在海南中线高速上,公路两旁处处是景。5月底,海南中线高速公路屯昌至琼中段建成通车,从琼中到海口的车程已由3小时缩短至1个小时。
“以前中部山区交通不便,山窝窝里有金凤凰也难飞出去。”琼中县扶贫办主任卓令乾说,“经过多年的扶持投入,基础设施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为老百姓脱贫奠定了基础。”
目前琼中全县农村通电、通路均接近百分之百,基础设施的改善使得扶贫资金主要转向能直接让农民增收的产业扶贫。
在琼中县湾岭镇竹朗村村民陈传江的蚕房里,桑蚕啃吃桑叶沙沙作响。蚕房的旁边是三室一厅的新房,电视、冰箱、电脑等家电一应俱全。
五年前,陈传江还和村民们住在山上的石头房里,靠种植水稻和一点槟榔树,家庭年收入仅三四千元。2006年,琼中县委、县政府根据竹朗村的实际情况,引入种桑养蚕项目。目前全村共有21户农户养蚕,去年养蚕户户均收入达2.5万元,被称为琼中种桑养蚕第一村。
“农民脱贫还是要靠做实产业。”据卓令乾介绍,在巩固橡胶、槟榔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琼中近年来大力扶持农民发展养蜂、养鹅、种桑养蚕等特色产业。2012年以来,琼中已经减贫1.2万余人。
从琼中翻过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就到了国家级贫困县白沙黎族自治县。分管扶贫的副县长符健友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白沙曾一度摘掉了国贫县的帽子,但由于发展基础不牢靠,2002年重新成为国贫县。
在符健友看来,“发展基础不牢靠”的重要原因是缺乏产业支撑。白沙县近年来把产业建设作为全县扶贫开发的重点,近七成扶贫资金投入产业扶贫,为贫困村培植了生姜、竹子、橡胶南药、养殖业等一批优势产业,夯实了贫困农民的经济基础。
忧:脱贫艰难返贫易
相比其他地区,海南市县的贫困人口总数不多,但比例不小。琼中县贫困人口3万多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三成以上;白沙县贫困人口3.4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28%。
符健友说,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在偏远山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贫困户缺技术、缺资金、缺门路等现象较为普遍。
记者在琼中县什运乡什龙村看到,30户村民从1983年至今一直居住在一个工厂遗留的老宿舍内,这些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宿舍早已破败不堪成了危房。有的村民家里门窗坏了成为“敞开式”,大部分村民仍在用柴火烧饭。
什龙村村小组组长王国强说,尽管政府有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但对于底子太薄的村民来说,自筹资金仍难以解决。
“人多地少底子薄,再加上干旱和土地贫瘠,很难发展增收的产业。”什运乡党委副书记梁加浩说,当地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低,山区信息不畅,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芭蕉村村干部李小嫚也有她的担忧:“现在基础设施是好了,我担心的是怎么给农民提供种植养殖信息和技术,如果产业推广后收益不好,会对村民信心造成打击。”
一方面扶贫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扶贫机制也有待于完善。部分基层扶贫干部反映,扶贫资金的整合程度还不够,每年各部门的资金和项目安排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难以产生巨大的扶贫效益。
“返贫现象比较严峻。”卓令乾说,脱贫家庭容易因病、因残、因自然灾害等致贫、返贫。
盼:收入更高政策更完善
海南省近日出台《贫困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取消了对贫困市县的GDP考核指标,让贫困市县“心无旁骛”地推进扶贫工作。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老百姓和基层干部对摆脱贫困奔小康也有着更高的期盼。
“我心中的小康生活应该有车、有空调,至少要有2层的房子和更多的产业,如今只是刚把步子走稳。”陈传江笑着说。
琼中县种桑养蚕大户陈世锦告诉记者,农民脱贫关键需要信息和技术,政府应该将真正能够帮扶农民的产业引进来,扶持几个示范户,辐射带动整个村民脱贫。
“对贫困户应该多帮扶几年,将他们的经济基础打牢,防止返贫和‘数字扶贫’。”符健友说,扶贫的政策法规还需进一步完善,要重视在农民脱贫后继续跟踪巩固。
一些基层干部期盼加大对扶贫资金的整合力度,让扶贫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扶贫还需先扶智。”符健友说,不让贫困代际相传,需要国家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孩子的教育投入力度,让更多的家庭从教育中摆脱贫困。
白沙和琼中的森林覆盖率均超过83%,均属于生态保护核心区。生态保护客观上对发展产业形成一定约束,老百姓也期盼能更多地从生态保护中直接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