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法勤工俭学 湖湘青年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

22.06.2016  22:46
赴法勤工俭学 湖湘青年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 - 海口网
赴法勤工俭学 湖湘青年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 - 海口网
赴法勤工俭学 湖湘青年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 - 海口网
赴法勤工俭学 湖湘青年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 - 海口网
赴法勤工俭学 湖湘青年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 - 海口网
来源: img.hkwb.net

  1920年,赴法的新民学会会员在蒙达尔纪聚会,讨论学会方针。图为与会的新民学会会员合影。

  新民学会会员分布图。

  新民学会旧址、蔡和森在长沙的旧居。

  长沙,蔡和森卧室。1917年秋至1919年冬,蔡和森在这里居住。

  编者按:回望历史,在中国共产党酝酿的过程中,活跃着一群湖湘青年。在湖南长沙,他们组建了新民学会,立志改造世界与中国;在法国蒙达尔纪,他们勤工俭学,寻找救国救民真理,酝酿了中国共产党的名称。湖南、蒙达尔纪,都是他们出发的地方。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6月16日,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在红网调研时指出,要牢记党史,立足湖南省党史资源丰富的优势,用鲜活、生动、接地气的报道,大力宣传好党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6月12日发表文章,讲述了湖南在蒙达尔纪买下李石曾故居并计划改造成中国赴法勤工俭学纪念馆背后的故事,让这群湖湘青年和蒙达尔纪这座小城,重新在湖南人的视野中鲜活。

  即日起,红网和时刻新闻同步推出系列报道《回望出发的地方——赴法勤工俭学和红色小镇蒙达尔纪》,在中国强起来的今天,回望那一段峥嵘岁月。今天推出系列报道之一:

  [“回望出发的地方”之一]赴法勤工俭学背后 湖湘青年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

  时刻新闻记者 黎鑫 长沙报道

  清晨,长沙市新民路,三五成群的学生,一边啃着包子一边嬉戏着走进新民小学。

  校门正对面,竹篱斜护的新民学会旧址,在车水马龙之中显得有些孤寂。

  然而,众所周知,这里也曾热闹过,也曾书声绕梁、豪气冲天,毛泽东、蔡和森等一批热血青年汇聚在此,共同商讨拯救国家民族的新途径、新方法。他们当中,有一部分湖湘好儿女不惜远渡重洋,赴法国勤工俭学。

  “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技术,然后为国所用。”近日,作为新民学会旧址的主管部门负责人,长沙市近现代文物保护管理中心主任唐德强为我们讲述了湖湘青年赴法勤工俭学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346名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 出发前参加留法培训班

  走进新民学会旧址,5间青瓦白房,几株香樟,石径弯弯,菜畦纵横。

  这里原是蔡和森全家租住的地方,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蔡和森等13人在此召开成立会,创建了中国五四运动时期有相当社会影响的进步团体——新民学会。

  “他们在这里探讨救国救民的道理,有时露宿在旁边的坟山上,畅谈通宵,有时露宿在岳麓山的爱晚亭。”唐德强介绍,在中华民族的危急关头,新民学会的会员个个都怀揣着豪情壮志。不虚伪、不懒惰、不浪费、不赌博、不狎妓,是新民学会的五条纪律。

  由于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五四运动的推动,新民学会会员渴望从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呼声越来越高。1919年3月17日,全国第一批留法勤工俭学学生89人启程出发,其中,湖南学生43人(新民学会会员3人)。

  “他们从湘江出发,乘船到达上海黄埔港,再乘坐法国邮轮横渡东海、南海,经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再过地中海抵达法国。”唐德强介绍,赴法国之前,湖南青年曾到北京法文专修馆、河北保定育德中学留法高等工艺预备班、高阳县布里村初级留法预备学校等地进行培训,学习法文和做工的基本技能。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