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清末民国——海南百年“儒林第”屹立
今年3月,中国科学院李超荣研究员在昌化江下游做田野调查时,在东方市四更镇旦场村意外发现一座无人居住的王家老宅——“儒林第”,第一时间向海南日报记者爆料,希望媒体能够深挖老宅背后的历史故事。
4月至6月间,记者多次前往旦场村,寻访“儒林第”的主人和有关知情人,并查阅了相关家谱和方志,了解到了老宅建造者王家相、王宪焯父子轶事。
河流接近入海口的河段,往往会有岛屿形成。如同南渡江的司马坡、万泉河的沙洲岛,昌化江上也有河水冲积而成的一个小岛,它有一个很美的古称——“二水洲”,北宋建隆元年(960年)至明代正统十年(1445年),昌化县的治所曾设于此,现在是东方市四更镇旦场村的所在地。
旦场村人多地少,房屋之间的空间相对逼仄,走在巷陌之间,若不是留心观察,很容易错过王家老宅——“儒林第”。
做工讲究,西部少见
4月中旬,海南日报记者先到八所接上宅子主人、7旬老人王精雄,在他带路下,第一次前往“儒林第”。
“儒林第”位于旦场村中央,大致坐北朝南,入口是一座坍塌了顶部的两层高门楼,好在两道侧墙和两个石柱础和3个玄武岩石板台阶还在,气势尚存;门楼面宽约2米,深约3.3米,左侧开一小门,与门楼一样,门板已经不存,门额上的木板有烧黑的痕迹。
从小门进入,是一个宽3米、长3.3米,屋顶有17路瓦面的空间。王精雄说,这是以前接待客人的厅堂。记者注意到,在与大门相连的照壁上,还有兰花、梅花等灰塑的吉祥图案,墙体灰泥剥落的部位,露出了青砖和珊瑚石,以及填补缝隙的片石和鹅卵石。
与客厅相连的西侧,有一房一厅,房间屋顶8路瓦,厅9路瓦,房与厅之间由木板隔开,整体大小与客厅几乎一样。
客厅后方隔着一米宽廊道的位置便是正屋,门楣上镶嵌着一块被烟火熏黑的木质匾额,仔细一看,自右向左为“儒林第”3个楷体大字,左侧还有一行作为落款的小字,但已经无法辨认。窗框周边有彩绘的痕迹,尽管看不清图案,但可以想象建造者当年没少花心思。
进入屋内,前后深约4.2米,宽约3.3米,屋面15路瓦,隔开房间的两道山墙为抬樑+穿斗式木架结构,隔板上还有破旧的奖状和明星画报;两个房间都是宽2.2米,11路瓦面,前后各铺两块玻璃瓦片,用于采光。正屋不开后门,正上方原有神龛,下方左右两侧自上而下都有“福寿”两个篆体大字。
顺着廊道向西走,是伙房与恭房的所在地,可惜已经毁坏,西边的一个侧门,门板也荡然无存。
王精雄告诉记者,由于最近10年,家里人都先后去八所盖房定居,老屋不再住人,因此“儒林第”老化速度越来越快。
其实,“儒林第”这样的宅子在琼北地区很多,甚至还形成很大的院落,但在西部地区就比较少见了。
至于房子是什么时候、是谁建的,王精雄则说不上来,称只是听已故的叔叔说过可能是曾祖父王家相或祖父王宪焯所建。
随王精雄到八所拜访其兄王永寿,记者看到了他们祖父王宪焯的画像,也了解到其叔叔王之固是黄埔军校第39期学员,但对两位先人的事迹,兄弟俩也不甚了了,只知道民国时期祖父王宪焯当过“昌江县公安局”局长。
根据家谱的简单记载,从王氏先祖迁居旦场村,至今已有12代人,但第一代和第二代先祖的名讳已经失记,王家相是第七代,清末庠生,其儿子王宪荣、王宪枢和王宪焯也是庠生,王宪焯后来还被增补为享受免费伙食和年度补贴的“廪生”。
一介书生,多钱善贾
“儒林第”的建造者到底是谁?
就在记者一筹莫展的时候,记者有位朋友是王宪焯一个曾孙王远航的中学同学,而且一直保持联系。于是,再度赶往八所采访,得知“儒林第”的建造者是七世祖王家相,娶了5位妻妾,当年同时盖了3座这样的宅子,其妻子每天要涉水、步行6铺路(30里)到北岸的海尾买回海鲜,其余的小妾则在家里舂米做饭,招待盖房子的工人。
王远航说,听祖父王之佑讲过,高祖建房的玄武岩石柱础和石板,还是派人专门去儋州购买,用船运回的,因为昌江、东方没有玄武岩。
王家相是个秀才,哪来的钱财建造这么好的房屋?
原来,王家相虽然是一介书生,却也是一个很会经营的商人,凭着祖上的一些积蓄,多次渡海北上做生意,家道也就越来越殷实。
“我小时候住在村里,还见过直径10厘米那么大的象棋棋子。”王远航说。
民选县长,辞而不就
王宪焯是个怎样的人物?
曾经与社科院研究员李超荣一起踏访过“儒林第”的昌江二小原校长何永智,接受记者采访时出示了其父亲1925年获得“昌江县县立师范讲习所”的毕业证,落款处用毛笔字签上了校长“王宪焯”的名字。但他对王宪焯的生平还是知之甚少。
听闻王宪焯的墓碑上,有详细的履历。6月下旬,王宪焯的曾孙王远航应记者的要求,一起到其位于四更镇四南村西北靠海的家族墓地走了一趟。
记者在现场发现,王远航祖上的墓碑上,多有“世代书香”的字样,与老宅“儒林第”形成了呼应。
王宪焯的墓碑为2006年重立,高度超过2米,在这块碑刻的背后,保留了一块老碑,碑额有“昌江县长何凯诒题”和“廉正足式”两行字,其中“廉正足式”较大。
“公年一九甫游泮水,岁三十二连食廪饩,公之学问可谓忧矣!至清末叶兴设学校,聘公为教员,寻充县议事会议长。”碑文对王宪焯的记载跨越清末和民国两个年代,“反正后又充公立两等学校校长,兼任乡团总局团长,迨学、团停办,而公之留心于教育,注意于政事者,尤为益笃,故邑中士子复聘公为塾师。年前县立高小设师范,皆任公为校长,随充县公署第一科员及民选县长,时公票居一,奈被选不就,奉委为公安局长兼第一区警察分所所长。”碑文撰写者是时任昌江“一高”校长吉元贞、郭如瑄。
根据墓碑,王宪焯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正月廿九日丑时去世,享年61岁。
碑文还盛赞他“尊师长、爱友生,和睦于乡邻,友恭于兄弟,尤为公之懿行。而设教有方,循循善诱,排纷解难,在在堪夸,故县内人民被其德者,如逢时雨之下。邑中士子受其业者,如坐春风之中”。
在王远航家,还珍藏着一份祖父王之佑留下来的手札,其中一页写着:“王家宗派:运之永远,长发其祥;伦常克笃,名望必扬;干家栋国,树三槐堂。该派乃是先父托请进士公李熙起出,后又请翰林公伍毓松修改之。”李熙和伍毓松都是清末进士,到了民国是有名的文化人,王宪焯能与他们有交情,可想而知亦非等闲之辈。(记者 陈耿 图\记者 苏晓杰)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