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数博会:“大数据”时代 中国经济在“质变”
资料图片
牛津大学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其著作《大数据时代》中写道,大数据是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还是改变市场、组织机构,以及政府与公民关系的方法。
如今,大数据概念就像这个盛夏一般持续火热,让急于寻求经济增长新动力的中国,仿佛发现了一剂良药。
5月26日至29日,2015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暨全球大数据时代贵阳峰会举行。会议以“大数据时代的变革、机遇和挑战”为主题。举行展览展示、峰会论坛和创新大赛等活动,综合呈现大数据技术、应用和发展趋势。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又一次重大技术变革。未来,大数据将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欧美不少发达国家已将大数据发展与应用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
作为全球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和最具成长性的信息消费市场,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大数据资源集聚地和大数据应用市场,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产业链加速形成,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5年中国大数据产业白皮书》显示,2014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达到767亿元,同比增长27.83%,预计到2020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达到8228.81亿元。大数据技术已经深入融合到金融、教育、医疗、农业、电信、交通等各个行业。
今年以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文件,正在制定并即将出台的“互联网+”推动计划将积极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以现代技术的融合发展,这一系列的政策举措将为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有一种声音认为,技术进步带来失业增加。但总的来看,效率提高必然加速企业发展,从而增加更多岗位和机会,技术进步并不是消灭传统产业,而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随着转型的加速,技术和金融方面的人才缺口较大;云计算和大数据经济来临,也涉及到原有商业模式的转型和调整;不适应的人需要进行大数据的应用教育,这也是大数据带来的就业机遇。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正在发生“质变”。去年以来,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就业率不降反增,重要原因是中央政府一直在深化改革,推出商事制度改革等一系列简政放权举措,促使中小微企业井喷式增长,而这些企业的经营业务大多数都是依托于互联网来展开。
当然,在发展大数据的同时,还应该重视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通过法律来确定信息保护的边界和管理权限的边界,并且要避免立法的碎片化,还要关注在大数据环境下的不同利益主体,用技术手段去主动实现信息保护,使得信息处理过程更透明,保证用户享有真正的选择权和知情权。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最具洞见之处在于,他指出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就是,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而取而代之关注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只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这就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的思维惯例,对人类的认知和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贵阳数博会开启了一个全新时代,这种新型服务业将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更重要的是,大数据早已和推动中国经济“爬坡过坎”、“提质增效”的宏大战略紧密相连。不管是加快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转变职能,还是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双引擎”,都离不开合理利用大数据。(中国经济网 贾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