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中贫困村靠养蚕率先致富 人均年收入过万元
大山深处的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平镇林田村委会新民村小组,坐落在海拔近300米的半山腰。10年前,这里是贫困村,村民小组长张远戈说:“2006年全村年人均收入大约不到1000元。”6月30日,走进新民村,却再也看不到当年贫困村的影子,山坡上排列着30多栋两层或3层的小洋楼。
张远戈说,全村人靠着种桑养蚕,最近几年几乎家家都新盖小洋楼,这个贫困村率先富起来。新民村41户、170人,早在2012年,全村人均收入就达1.15万元,成为琼中第一个种桑养蚕收入超橡胶、槟榔收入的村,也是全县第一个靠种桑养蚕家家盖起小洋楼的村。去年胶水价格低,村民放弃割胶,收入有所减少,但靠种桑养蚕持续增收,人均收入仍然高达11200元。目前全村有桑田200亩,去年种桑养蚕综合收入达110多万元。
6月30日,村民李东平的小蚕共育室外特别热闹,他养的50张蚕苗可以供给村民了,全村人都到他家拿蚕苗,邻村的人骑摩托车也到他家买蚕苗。他是琼中本地农村人中第一个种桑养蚕和建小蚕共育室的,也是率先靠种桑养蚕摆脱贫困富起来的农民。他多年一直打零工为生,2006年家里人均年收入才800元,是村里最穷的人家。他觉得种桑养蚕投入少,见效快,2006年11月种4亩桑树,2007年5月养第一批蚕,尝到种桑养蚕的甜头。2007年底和2008年连续扩种桑田,养蚕收入大幅增加。2011年他在县政府的扶持帮助下,建起了琼中农民第一家小蚕共育室,向村民供应蚕苗。他花1.8万元买设备,利用制种后的蚕茧下脚料加工蚕丝被,产品供不应求。最近两年,他专门培育蚕苗,仅此一项,年收入18万元。
村里人跟着李东平都先后种桑养蚕,收入大增。65岁的村民陈美帮老两口和一个儿子,三口之家住在宽敞的两层半小洋楼,每层120平方米。他家100多平方米的蚕房盖得也是全村最好,屋顶是钢筋水泥混凝土的。他家桑园6亩,老两口养蚕每年纯收入3万元。他老婆说:“比种稻谷好多了,养蚕工多但不重,我们老人都做得了。”去年槟榔价格好,虽然果少,但仍然收入2万元。他们觉得在外面打工辛苦,也存不到什么钱,不愿儿子到外面打工,就让儿子在家帮着做农活,一家人团聚其乐融融。“如果没有种桑养蚕,就要到外面打工了。”仅种桑养蚕和槟榔收入,他家去年人均收入就达1.6万余元。
种桑养蚕良好的经济效益,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留在村里专心种桑养蚕。“种桑养蚕收入快,这个最重要。”35岁的村民陈家海喜欢种桑养蚕,他觉得比打工好多了。他种桑树12亩,其中部分是坡地,容易干旱,桑叶产量较低,但他仍然每年养蚕收入4万多元、卖桑枝收入1万多元。“我每个月养蚕两批,15天卖一次蚕茧,当场拿到现金,就像拿工资一样,收入快。”-->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