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大米换高铁”落地释放出多重意义
唐 伟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19日下午在曼谷会见泰国总理巴育。两国总理共同见证了《中泰铁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和《中泰农产品贸易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合作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好事多磨”的中泰铁路合作终于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接下来,就是通过中国相关企业的建设,实现中国高铁的“奇迹时刻”。公开资料显示,拟建设的中泰铁路连接泰国北部的廊开和南部港口玛达普,总长800多公里,是泰国首条标准轨铁路,将全部使用中国的技术、标准和装备建设。
在中国“走出去”的战略中,高铁技术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中国高铁技术突飞猛进,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其竞争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高铁建设的“走出去”可以发挥“排头兵”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中泰“大米换高铁”的最终落地,释放出了多重积极意义。首先是高水准的中国技术获得了肯定。无论面临多么复杂的环境,也无论面临多大的阻力,有一点不容忽视,中国的高铁技术具有无以比拟的比较优势,这是其获得国际合同的关键。
其次是中泰铁路的合作将进一步推动中国高铁技术“走出去”。有了中泰铁路合作的成功先例,中国高铁“走出去”将会有更牢固的基础。再加上合作成功所激发出的自信心,那么中国高铁的延伸与扩展将会进一步提速,“中泰”式的高铁合作也会被不断复制。
再次是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政府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无形之路需要有形之路作为基础,高铁技术实现由国内到国际的延伸,其实也是“一带一路”格局的具体体现。中国高铁技术在国外的应用,让“一带一路”战略更加清晰可见、触手可及。
最后是有助于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在今年6月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李克强向院士们讲起一个真实的故事:某外国政要向他推销本国飞机,顺势将一款同类飞机模型作为馈赠礼物送给了他。他说,“模型是我们造的,飞机却是他们卖的。你们想想,我们要造多少飞机模型才能换他们的一架飞机?我越想这买卖越不划算呀!” 李克强总理不遗余力推介中国的高铁技术,寻求国际合作空间,其目的就是让中国的高铁在“走出去”后,既能消化国内相对过剩的产能,又能像欧美的飞机一样,在高铁领域打上中国鲜明的国家烙印,让中国的的高铁技术为世界所用。
高铁作为中国技术的象征,其风驰电掣的速度也是中国奇迹的注脚,让其更好更快地“走出去”,有助于其发挥“使者”的作用,拉近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既能让中国拓展更大的市场,赢得更好的口碑,又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从而在互利合作中实现双赢和多赢。可以说,高铁“走出去”具有“以点带面”的巨大战略意义。从中也足以看出本届政府在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战略眼光,以及为实现国家利益所作出的巨大努力。中泰铁路合作的多重意义,也会让民众在增强国家荣誉感的同时,凝聚起更大的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