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街访端午习俗 受访者称“商场打折 其它没啥”

02.06.2014  21:29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习俗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2008年,端午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中国端午节成功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两千多年的端午节,到了今天,年轻人对它的由来、习俗还了解多少?您对端午节的理解又是怎样的呢?记者今天在全国各地街头随机进行了采访。

  记者:端午节的由来你知道么?

  受访者:就是屈原跳了江了,然后我们就过端午节了。

  记者:马上过端午节了,你所了解的端午节的习俗都有什么呢?

  受访者:过端午节的时候,就是有些地方商场打折什么的,也没什么了。

  端午节最初是人们祛病防疫的一个节日,后因屈原在这一天跳入了汨罗江,就成了一个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作为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形成了非常多的民俗,比如说佩香囊,门口挂悬艾草、挂雄黄袋、穿五毒衣、老虎肚兜、喝雄黄或朱砂酒,吃粽子赛龙舟等等。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80后、90后的年轻人对于端午节的文化习俗的了解,确实可能有一些脸红,文化味越来越淡,“”和“”逐渐成为过节的唯一主题,“包粽子”会者寥寥。在一家超市里,正在购买粽子的"80后"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不光自己不会包粽子,身边的姐妹朋友没几个会包粽子的。

  李女士:要自己做的话多麻烦,还得淘米,然后还得摘叶子,还得蒸,去市场或者去超市买一点,意思意思就行了。

  其实除了吃粽子,划龙舟等等这样的活动之外,有很多高校和民俗组织这些年很努力地在为端午节做一些推广活动,也为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做着一些努力。

  6月1号上午,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的上百名学生们身着汉服、整齐列队,在泮桥前进行着诵读国学经典。中文系主任张正雨介绍,本次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不断提高中文系学生的个人修养和情操。

  张正雨:端午节来临,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同时也向市民宣讲国学,让市民真真切切感受国学的存在。

  最近在各媒体的报道中,这种传统祭拜形式越来越多,有多人说这是向祖先们的致敬,是好事。但也有观点认为,行跪拜礼、朗诵祭文等形式感太重,离百姓的生活很远。

  2008年,端午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6年过去了,端午节的很多传统习俗在乡村还依稀可见,但在大城市却难得一见。很多城市人把端午节标签化为“吃粽子放假三天”的休闲日。

  湖南省汨罗市屈屈原纪念馆原馆长刘石林认为,在很多地方,端午节被过度商业化,忽视了民众参与和体验。现在不是传统需要大众来拯救,而是大众的精神生活需要传统来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