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记者”下乡记—探寻中共基层执政“密码”
穆小龙(左)与鸭坡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秦家越在村子里交流。
在北京工作生活6年多,新华社埃及籍记者穆小龙见证了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也了解中国制定的许多“大计划”。穆小龙惊叹中充满疑惑:中国共产党究竟有何秘诀,让一张张蓝图变成现实?
在中共十九大召开前夕,穆小龙来到海南省,开启了一趟发现中共之旅。
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镇鸭坡村,海南省档案局干部驻村干部、党支部第一书记秦家越接待了穆小龙。琼中是国家级贫困县,1万人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第一书记是什么官?”秦家越的职务身份让穆小龙有点懵。
近年来,近80万名各级党员干部被派到贫困村驻村帮扶,其中到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近20万。中国各级政府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驻村干部要协调扶贫项目和资金在农村落地。
穆小龙(左三)在参加鸭坡村扶贫夜校后与村民交流。
在政策支持下,秦家越为鸭坡村打造了山鸡、养蜂、养猪等6个产业扶贫基地,带头人全是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
听说村里有个“脱贫明星”是入党积极分子,穆小龙决定去拜访他。在黑鬃猪养殖基地,穆小龙见到了正着忙碌的许环雄。
许环雄去年年收入达到30万元,顺利脱贫,在村里引起轰动。如今,政府出资修建600多平方米的新猪舍,引进现代化养殖设备,让他带领36户贫困户养猪今年全部脱贫。
穆小龙(右)采访鸭坡村养猪致富带头人许环雄。
鸭坡村的见闻让穆小龙发现,抱团发展是个脱贫的好办法。但其它村也是这么做的吗?好奇的穆小龙来到琼中另一个贫困村——番响村委会的南美村。
村里不见人影,大片的房屋废墟让穆小龙不解。国家海洋局驻村干部、番响村第一书记罗志清告诉他,村里多数房屋年久失修成为危房,是村民脱贫的最大障碍。而保障贫困户的住房安全是中国脱贫的硬指标之一。因此,南美村计划利用政府资金整村拆除重建,并在此基础上打造旅游商业街,引导剩余劳动力向餐饮、商贸等第三产业转移就业。
村里老人也告诉他,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南美村从山上到山下经历过三次搬迁,每次搬迁都离城镇更近一步。
穆小龙(右一)在番响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罗志清(右二)的陪同下,在南美村老村旧址采访村民。
“南美村地少人多,发展农业缺乏优势。但它与镇圩相连、交通便利。”罗志清召集党员群众开会商量、挨家挨户听意见。经过近一年的思考与论证,南美村决定扬长避短,通过城镇化消除贫困。
中国不同贫困村庄的差异也让穆小龙大开眼界:虽然目标都是脱贫,但是党员干部必须寻找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方向,而实事求是正是中共始终坚持的思想路线。
听说邻县有个中共十九大基层代表,穆小龙很感兴趣:什么人能代表8900多万中共党员到北京开会?翻山越岭,他来到白沙黎族自治县。同为国家级贫困县,白沙和琼中被当地人戏称为“一穷二白”。
在打安镇田表村,外国人的面孔并不多见。初次见面的穆小龙让田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羊风极略显腼腆。
羊风极说话缓慢且言简意赅,脸上却布满了笑容。简单两句寒暄,羊风极就迈开矫健的步伐,带着穆小龙来到一片树林前。“这是橡胶树,我们对它很有感情。为了日子更红火,农民起早贪黑割胶,这流出来的都是钱哩。”羊风极说,1998年他被村民推选为田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一干就是20年。
在羊风极的娴熟示范下,穆小龙小龙用刀在树上轻轻划出一道口子,乳白色的胶水沿着纹路汩汩流出。
穆小龙感到好奇,共产党员那么多,羊风极靠什么成为中共十九大代表?
羊风极说:“这需要群众拥护。群众支持你不是看你说了什么,而是看你为他们做了多少事。”
穆小龙在十九大党代表、田表村党支部书记羊风极(右一)的指导下尝试割橡胶。
刚上任时,羊风极看准橡胶产业有前景,号召大家种橡胶。农民没钱种,于是他就到县里跑扶贫种苗,申请贷款;不会种,他就邀请专家来培训橡胶管理技术。如今,全村山地基本都种了橡胶,仅此一项,去年村民人均收入就达6000元。工作中,他是敬业的基层干部;生活中,他是大家口中亲切的“羊叔”和“大哥”。十九大召开前夕,他每天奔走在各村听民声、访民情。
“党和政府的信任、党员和群众的期待,我从来没忘,我原本就是一个种胶割胶的农民。”羊风极说。
一路走来,穆小龙对什么印象最深刻?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穆小龙说,无论是寥寥数语的羊风极,还是热情健谈的秦家越,他们的共同点是——来自群众,经过历练和考察成为党员后,又回到群众中、服务群众。
“这可能正是中共成功的秘诀。”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