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这是怎么雕出来的啊?”“真是太神奇了!”……赞叹声在各个展示台前此起彼伏。6月11日,2016年“中国文化遗产日”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暨第七届海南省黎族织锦大赛(学生组)、“薪火相传”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巡展、第三届海南民间传统技艺大展在琼台师范桂林洋校区里引来了大学生们的热烈的反响。
学生们或是驻足围观、或是亲自上阵,近距离地感受着非遗的魅力。“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在琼台师范学院就读的孟同学兴奋地说道。昔日里只能通过图片或是视频观赏到的椰雕、贝雕、碳画等现在集中走入同学们中间。
“这一次把活动放在校园,正是呼应了本次文化遗产日的主题,同时,针对广大年轻人展开活动也是今年文化遗产日非遗系列宣传活动的最大亮点。”省文体厅相关人员介绍。
“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是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融入意味着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再度“活”起来,也代表着这些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活动现场,74名18岁以下的青少年一字排开,席地而坐。他们有板有眼地织着手中的黎锦,这是第七届海南省黎族织锦大赛(学生组)比赛的现场,更是黎锦进校园工作的一次成果展示。或许在专业评审的眼中,他们的针脚还不够细腻,他们的图案还不够复杂,但这样的热爱却在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个人。在参赛人员中,年纪最小的仅有7岁。
作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容亚美站在参赛学生的旁边认真地盯着一双双灵动的小手,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看到有这么多孩子都喜欢黎锦、织黎锦,我真的太高兴了!这让我看到了黎锦未来的希望。”
陵水黎族自治县文体局非遗中心主任符之强告诉我们,黎锦自2013年走进陵水校园以来,同学们对这样的实践课内容热情都很高涨:“学校里每周上1次课,因为学生多,我们每次都让10位传承人老师一起来教授。”
文化遗产日呼吁着现代人关注传统文化,在繁忙的生活中去体验着一份历史的美感。节日仅有一天,但对传统文化所营造的氛围却在持续。“今天在现场进行展示的项目不仅有已经入选国家级、省级的非遗项目,我们还请来了很多尚未入选,但依旧很有价值的项目作现场展示,例如我们海南的剪纸艺术等等。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为这些项目培养一种自信,也推动他们申请非遗。”省群艺馆馆长莫青桥介绍。
台上的民族歌舞表演,台下的技艺展示,当这些古老的传统技艺沉浸在这一番热闹之中时,我们看到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的激情碰撞,看到了年轻与古老的交会,更感受到了一份传承的责任与担当。 本报记者 尤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