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安倍经济学的“新旧三支箭”
视频:安倍鼓吹“安倍经济学” 第二阶段有“新三支箭” 来源:央视新闻
中新网10月29日电 不久前,日本安倍政府重新组阁。新加坡《联合早报》29日文章表示,作为新政府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安倍经济学”的“新三支箭”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鉴于此,有必要分析一下“新旧三支箭”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便更好理解日本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文章摘编如下:
“安倍经济学”的“旧三支箭”,即,金融政策(第一支箭)、财政政策(第二支箭)与结构性改革政策(第三支箭)。其中,较为引人瞩目的就是金融政策。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安倍政府为了更为直接、更为稳妥地实施自己所设想的金融政策,从一开始就干涉日本央行的人事变动,并使自己的心腹——黑田东彦成为央行行长。
这样一来,日本央行的性质就发生了剧变,逐步失去政策的独立性,并实质性沦落为日本财务省下属的一个分支机构。当然,作为政策干预的结果,日本央行毫无抵抗地赞同、并辅助实施安倍政府的金融政策,同时不断增加对日本国债的持有规模。
此外,结构性改革也是安倍经济学“旧三支箭”的重要倚重。具体而言,安倍政府希望通过结构性改革,逐渐建立以新兴产业为核心的高端制造业发展新模式。其中,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汽车产业、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及符合日本老龄化社会基本国情的医疗产业等,成为这一新模式的三大支柱。应该说,这一改革的总体方向是正确的,但具体的政策效果仍有待观察。
总体来看,“安倍经济学”的“旧三支箭”覆盖范围较为全面,其针对日本经济的现实弊端所开出的“药方”也较为准确,但囿于日本政治经济结构的僵化体系、以及传统利益集团的秩序固化,导致“安倍经济学”并没有取得理想效果。
与此同时,内容“全面”是“安倍经济学”的一大亮点,但也正是因为“全面”,导致这一庞大的宏观经济政策难以聚焦,而且个别领域更难以有所踏实推进,最终导致政策整体的失效。
视线转至“新三支箭”。所谓“新三支箭”,具体是指:一、2020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规模增长至600万亿日元(约7万亿新元);二、平均生育率达到1.8;三、杜绝因家庭护理而放弃工作的现象发生。
这里比较“新旧三支箭”,不难发现在内容上二者存在极大的关联性,且长期政策目标基本吻合。所不同的是,“新三支箭”更为具体、易懂,同时在未来判定政策效果时,可以借助上述指标性数据进行判断、评价。
另一方面,尽管“新三支箭”只是聚焦在GDP、生育率、家庭护理等三个具体问题上,但不容忽视的是,日本若要完全实现“新三支箭”的预期目标,必须依赖于稳妥实施“旧三支箭”的既定政策。从这一层面来看,“新旧三支箭”既是互通的,又是互动的。
尽管如此,“新三支箭”在日本国内还是饱受诟病。如有媒体就指出,若要实现600万亿日元的宏伟目标,就必须保持年均3%以上的增长速度,而这一基本增长速度对当前的日本经济而言实属不易,因此,设定这一目标的妥当性与现实性有待考察。
更有甚者就指出,安倍政府的当务之急是制定一些具体可行且有望实现的政策,同时确保实施相关政策的财政来源,避免“空中楼阁”般的政策设想。
这里,我们暂且不去评论“新三支箭”的现实性与准确性,但必须指出的是,未来日本经济的重点发展方向或许是明确的,即依托结构性改革实现日本经济的整体性复苏与发展质量的提升。这既是贯穿“安倍经济学”“新旧三支箭”的核心部分,也是决定“新三支箭”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鉴于此,我们需要认真关注这个问题。(陈友骏)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