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对“随心的无意之举”说不

29.02.2016  10:42

  自从有了地铁之后,地铁新闻就多了许多。前阵子地铁上一母亲当众哺乳的热议仍未散去,又有一自称为法律工作者的女士在地铁“河东狮吼”引公众不满。今天又出来一个“地铁蹲”事件,说的是名为“我叫三颗牙”的网友在微博发了一张图片,图片上显示,两名穿着呢子大衣的年轻女孩,蹲在地铁站台上,似乎正在刷手机。有网友认为女孩“地铁里蹲着没教养”,称再累也不要蹲,也有网友称应该被体谅。

  针对此事,一名教授就为“蹲着”辩护。引起了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的关注。他觉得,这只是一起孤立的事件,两个年轻女孩子没有因为在公共场所就受到太大束缚,蹲下来看看手机,这完全符合她们20多岁的年龄性格,是一个很随心的无意之举。“而且我们相信,后面的情节应该是,地铁一来她们就站起来走了,这也不涉及什么雅观不雅观的问题,发帖是把一个孤立事件放大,对两个女孩不公平,人家很可能也没想到这问题。他们没有违反“公序良俗”。

  本人并不同意该教授“是一个很随心的无意之举”的说法。网上介绍该名教授对中华礼仪有多年的研究,在不少以礼仪为主的讲座上都是被邀请的专家,在笔者看来,女孩的“随心”之举恰恰可能是礼仪的缺失。

  礼仪是人类维持社会正常运转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对个人来说,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现,对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这种很随心的无意之举”,恰恰暴露出一些公民平时素养的修筑,这是平时不注意公德培养的瞬时表现。

  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不是每个礼仪都可能用法律去规范。笔者认为“法无禁止皆可为”,不适应于道德范畴。大部分国家还是仰仗家国的文明教育,形成一个国家基本的敬人、自律、克己、慎重、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的礼仪氛围。

  我敢肯定我们很多不文明的举动都不是故意的,“都是很随心的无意之举”。生活中,我们有很多“这种很随心的无意之举”。诸如,很随心地不冲厕所;很随心地乱扔垃圾;很随心地随地吐痰;很随心地踩踏草地;很随心地上路想怎么走就怎么走。就是太多对“这种很随心的无意之举”的包容和谅解,所以我们现在还在为该怎么走路、垃圾往哪里扔、厕所该如何上忙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