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湿地保护如何“刷新”认识
占海南全岛湿地面积的53.1%,具有大生态、高颜值和多价值
西部湿地保护如何“刷新”认识
■ 海南日报记者 周晓梦
实习生 王靓婷 陈奕莹
“海南岛湿地总面积32万公顷,其中西部6市县湿地面积17万公顷,占全岛湿地面积的53.1%。”11月20日至21日,在儋州举行的2017西部湿地保护研讨会上,专家提到的这一组数字,掀开了西部湿地资源“宝藏”的面纱。
从大生态、高颜值和多价值,是西部湿地资源的关键词。当面对现实,这片53.1%的湿地“宝藏”,会有着什么样的“理想”?保护与利用之路又该如何走?答案令人期待。
具有特别意义的53.1%
为期两天的会议,议程紧凑,但主题只有一个——湿地。
“至今,海南岛西部较大范围的海岸线仍保留相对原始的状态,形成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网络。”20日下午,会议开始没多久,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林思亮在关于西部湿地资源重要性的发言中开门见山,他指出,保护好儋州等市县的沿海湿地生态系统对于保护海南省湿地资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大的会议室里,参会人员坐得满满当当,既有高校的专家学者、专门保护机构负责人、保护区管理人员、企业代表等,还有来自澄迈、临高、儋州、昌江、东方和乐东等西部六个市县政府职能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和部分乡镇基层干部。
17万公顷、占全岛湿地面积53.1%的西部湿地资源,就散落分布在这六个市县的不同地方。
省林业厅总工程师周亚东介绍,西部地区还孕育着众多具有特殊价值的湿地类型,比如儋州喀斯特溶洞湿地、地热湿地、峨蔓盐丁玄武岩红树林湿地等等,都是极具特色的湿地景观资源。
“西海岸湿地红树林物种较单一,但其生态系统却能提供维持支撑鸟类生物多样性的作用。”中国生态学学会红树林生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王文卿介绍,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以极低的植物多样性支撑极高的动物多样性的特点。
对生态功能价值,林思亮也给出解释:“西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为黑脸琵鹭等国际性珍稀濒危物种的迁徙提供了重要场所,具有国际性的保护价值。”
西部湿地保护的“困惑”
提到黑脸琵鹭,前来参会的东方林业局副局长李霖明并不陌生。“11月2日,有13只黑脸琵鹭飞到我们东方四必湾越冬。”李霖明告诉记者。
就在开研讨会的半个月前,李霖明和同事刚完成一项任务,“我们东方黑脸琵鹭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种了一些拉关木、无瓣海桑等外来红树种,根据环保督察组的要求,邀请专家对‘保护区内种植外来树种是否威胁本地树种生存’的问题进行论证。”半个月后,在研讨会会场上,李霖明找到了与这项任务有关的内容——宜林则林,宜滩则滩,宜草则草。
“以宜林则林,宜滩则滩,宜草则草思维指导的生态修复,不等于简单造林,本土红树林和外来树种共同在一起生长的情况要引起注意,在同一个生存环境下,生命力更顽强、成长更快的外来树种,容易挤压本地树种的成长空间。”全球环境基金(GEF)海南湿地保护体系项目宣教专家卢刚解释说,并且,滩涂是鸟类觅食和底栖动物生存的重要场所,是否不加分辨地进行造林覆盖,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我们得扭转过来,需要尊重并顺应自然,考虑生态整体性和科学性。”这些观念,让李霖明对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现实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同样感到“认识被刷新”的,还有儋州市白马井镇的副镇长谢绍康,他在研讨会上直言:“以前对湿地的理解很模糊,停留在字面上,以为有几棵红树就是湿地。”
李霖明和谢绍康在研讨会上有不少收获。但相关与会人员也指出,在对湿地进行有效保护和利用之前,现实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缺乏科技支撑、湿地保护管理机构设置、不当修复、认识误区、污染、外来生物入侵、人为破坏等等,这些“现实之困”,都亟待破题。
破题现实的困惑,需要有先行一步的理想谋划。周亚东认为要从制度建设、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推进湿地生态修复、发展生态旅游等几个方面来强化西部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工作。
根据《海南省林业生态修复与湿地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确保全省湿地面积稳定在480万亩。“昌江有一部分滨海湿地,分布在海尾湿地公园、海尾镇海农村附近和昌化江入海口处,海尾湿地有一家民营企业在建设保护管理。”昌江黎族自治县林业局副局长黄永升期待后两处湿地能顺利被列入保护范围。
有专家表示,要完善湿地保护管理机构设置,“特别是一些‘名存实亡’保护区的尴尬现实,如新英湾红树林保护区存在无机构、无编制、无规划、无确定边界等‘四无’问题,要尽快解决。”
也有专家提出可以开展公益型湿地保护地项目,探索和示范民间公益机构投入和管理的新型保护管理模式,以多元化的保护力量共同推动湿地保护工作。
在会上,还有一个关于湿地的好消息——我省首部湿地保护条例明年将出台。这部条例,将严格规定全省湿地规划、保护、利用、监督管理等内容,使湿地保护真正有法可依。这个好消息,让参会者感到“‘理想’照进了‘现实’”。
(海南日报那大11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