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被打男童被生父送回学校 半夜哭着找养母
南京“养母暴打男童”案追踪
男孩半夜哭着找养母
亲属间的收养民政部门很少回访,孩子最终去留还要评估
7日,南京被养母打得遍布鞭痕的男童已回到学校正常上学。然而,由于孩子特殊的收养关系,未来孩子如何处理,亲属间收养的孩子谁来保护,收养之前谁来评估收养人的心理健康等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被打男童回归学校 半夜哭着找养母
7日,记者来到被打男童施某的学校,学校德育处负责人陈媛媛告诉记者,当天上午,孩子已回归学校,正常上课。孩子是他亲生父亲送来的。据其亲生父亲说,孩子一直哭闹着要回来上课。他还透露,孩子半夜哭着要找养母。
4日,一组男童被暴打的照片在网上疯传。这组照片一出,很快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5日午间,南京市公安局称,孩子的养母因涉嫌故意伤害被刑事拘留。经法医初步鉴定,已构成轻伤。
“回到学校,我们对孩子进行了心理辅导,我们也希望社会给孩子一个平静的学习环境。”陈媛媛说,孩子学习成绩不错,也很乖巧听话,相比同龄的孩子,感觉更懂事。
男童属于亲属间收养 此类收养民政部门很少回访
据施某的养父介绍,孩子的养母实为孩子的表姨。孩子的亲生父母之所以愿意将孩子送给他们抚养,一是因为其家庭日子较为艰苦,二是他们没有能力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环境。2013年,孩子6岁时,他们办理了收养登记证,并将孩子带到南京上学。日前,施某的养父还向媒体出示了收养登记证。
孩子养父介绍,孩子被领养之后,主要由孩子的养母来照料他的学习。妻子很要面子,为孩子说谎和学习也发过脾气,但是他们是真心为孩子好。
南京市民政局福利事务处相关负责人马红介绍,目前国内可办理合法收养手续的情况主要有三类,一是福利院弃婴,二是陌生困难家庭孩子,三是三代以内亲属间收养。统计显示,2014年南京市办理收养手续的家庭是47个,2013年104个,其中约一半是类似施某这样的三代以内亲属之间的收养。“三代以内”亲属收养条件相对宽松,收养孩子年龄由14岁放宽到18岁,送养家庭不受家庭困难条件限制,只要双方有意愿就可申请办理收养手续。
“‘相对宽松’的条件对亲属间收养家庭的评估和追踪会造成一定障碍。”马红说,2013年,南京民政部门出台《南京市收养子女家庭评估实施细则》,对收养的评估、收养后的回访有详细的规定,对一些特殊情况还有一票否决制,但这些规定只适用于福利院弃婴收养,不适用亲属之间收养。
“事实上,在我国的收养法规中,没有涉及合法收养手续办理之后,制度上的跟踪监管应该由谁实施、怎么实施。2013年南京是作为国家首批试点收养评估的地区出台了这个实施细则,但这并不是法律层面的‘硬杠杠’,也并不覆盖所有的收养类型。”马红说,目前对于福利院弃婴的收养家庭,基本上做到了评估打分和追踪回访,而对亲属之间已经达成协议的收养家庭,民政部门很少再进行回访。
马红说,现行法律体系下,民政部门只是送养和收养家庭的“中间桥梁”,收养中出现的虐待、遗弃等类似问题,还需公安和司法部门介入解决。
专家:
棍棒教育有致命缺点
一直关注此案的心理学专家张纯6日见了孩子。他说,从孩子的举止看,这个孩子应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外向型孩子,但他的语言非常矜持,眼睛迷茫,敏感、多疑、戒备。这表明他天性中的一部分被抑制了,这或许与孩子被鞭打有关。
张纯说,一些人信仰棍棒之下出孝子,但棍棒教育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你能矫正孩子的行为,但是也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很大的创伤。对于这种家庭暴力,过去我们常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借口推卸责任,建设法治社会,清官一定要能断家务事。
孩子最终何去何从,孩子的养父母是否还能继续收养这个孩子,还需要有关部门调查、评估,案件所反映出来的诸多问题,都需要社会各部门来协作解决。(综合新华社、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