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被扎钢针女婴出院 其父称不相信亲人涉案
昨日,北京儿童医院,护士为即将出院的被扎钢针女婴检查伤口恢复情况。新京报记者 高玮 摄
昨日上午,被扎针女婴的母亲抱着孩子和医护人员送的玩偶准备出院,院方称孩子术后恢复良好。新京报记者 高玮 摄
新京报讯 (记者李相蓉) 昨日上午11点左右,山东聊城体内被扎钢针女婴子宣(化名)出院。10月28日,子宣在北京儿童医院进行了手术,体内12根针被全部取出。
院方称,经过一周的观察,子宣未出现破伤风感染等情况,各个器官恢复良好。两周后,子宣将回京复查。
伤口愈合快对生活影响不大
昨日上午八点半,基础外科主任医师张廷冲对子宣进行出院前的检查。病床里的子宣穿着带有丘比特图案的浅蓝色病服,含着奶嘴儿,看见医生与护士后手舞足蹈,大眼睛眯成月牙弯儿,咧着嘴笑。
此时,子宣身上的输液管都已经移除,腹部贴着一块小孩手掌大小的医用胶布,看起来比刚入院时白胖了不少。
张廷冲介绍,经过一周的观察,子宣术后可能出现的破伤风感染和肠道梗阻等情况都没有发生,检查显示各个器官恢复良好,符合出院标准。
“孩子精神状态恢复得特别好,不哭闹,吃得也非常好。”张廷冲医生称,针形异物取出后,伤口会很快愈合,对以后生活影响不大。子宣出院后,需要注意的是预防粘连性肠梗阻,不能暴饮暴食。
当地警方称扎针案无新进展
在等待手术的日子里,子宣父母一直都很紧张。
28日手术成功后,放下了心的子宣父母,在医院附近租了个单间,好好洗漱了一番,并让家里人寄来了换洗衣服。
昨日上午9点半,一脸轻松的子宣父母来到基础外科病房门口,准备接孩子出院。两人先前往病房看望子宣,之后与医生沟通了出院后的注意事项,10点30分,子宣父亲范光生拿着单子去办理了出院手续。
上午11点,子宣被护士抱出了病房。子宣妈妈刘玉香在接过子宣时,用额头轻触了她的脸颊,一脸笑容。
昨日下午,子宣已跟父母乘大巴返回山东,两周后,子宣将返京复查。
对于子宣被扎十多根钢针一案,其老家的高唐县警方曾表示喝药自杀的孩子舅妈有重大嫌疑,昨日,高唐警方表示案件仍在侦查中,尚无新的进展。
■ 特写
守候在女儿病房外的夫妻
自医院诊断确认女儿体内被扎了多根钢针后,刘玉香和范光生就一直处在焦虑、自责、无助、愤怒的状态中。在抵京求医的14天中,不能进入病房陪护的夫妻俩,几乎天天守在病房外。那些天,只要一听见孩子的啼哭声,疲惫的刘玉香就会抬起头,“不知道这是不是我孩儿,好想抱她,只要一抱她就不哭了。”
医院打地铺冷得睡不着
10月23日晚上7点,刘玉香在踏出女儿病房门的一瞬间,情不自禁抬起胳膊,掩住面,用力哭起来。因为不能陪护,刚为女儿办完住院手续的她和丈夫,只能在门外守着。当时的她,眼睛红肿,黑色皮筋随意扎起的头发有些凌乱。在媒体的镜头前,她有气无力地诉说着发现娇小女儿体内有钢针的整个过程。
接下来的两天,北京儿童医院基础外科病房门外的10来平米,成了夫妻俩几乎整天的活动空间。在周围的人散去后,很多时候,刘玉香都是独自坐在病房外的椅子或地板上发呆。一听见孩子哭,她就会抬头仔细分辨是不是子宣的声音,“我好想抱抱她!”
在等待手术通知的日子里,夫妻俩随身带着两个包,一个装着孩子的纸尿布,一个装着水和面包。两人把面包当成主食。白天守在病房口,晚上则在急救中心3楼铺起15元买的垫子过夜。刘玉香说,虽然冷得睡不着,但也不想去住旅馆,“一是为了省钱,二是为了离子宣更近一点。”
得知手术成功“吼”着哭
10月25日,范光生露出了多日来第一个笑容。他接到了基础外科医生的通知,说子宣可以在28日进行手术。
得知了孩子的手术日期,范光生稍微轻松了点,虽然还是常常守在子宣的病房外,但有时也会跟相熟的记者,谈谈家里的情况,他说舅妈经常邀请自己去吃饭,他说父亲教育自己要勤奋,他说自己很喜欢女孩儿,对两个女儿有所期待。
他被许多人询问过孩子舅妈涉案一事,但他不相信,他不想怀疑自己的家人。
手术那天,当医生告诉夫妻俩钢针全部取出后,刘玉香的哭声几乎是“吼”出来的,哭完,她用颤抖的声音告诉记者,拔出了12根针。而一直绷着脸的范光生,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报了平安,随后迅速下楼,绕着医院走了一圈,然后在医院东花园里来回踱步。
昨天是子宣出院的日子,夫妻俩拿着用报纸裹着的锦旗来到病房门口。当护士要把子宣交过来时,刘玉香快速伸出双手,接过孩子。她多次低头与女儿贴面,试着去逗子宣笑。走在一旁的范光生,也不时将目光投向女儿。
向医院送完锦旗后,范光生用胳膊护着母女二人下楼。问及接下来的打算,刘玉香笑着说,“下午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