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乳业加速“走出去” 旗下雅士利新西兰工厂投产
11月6日,蒙牛乳业(2319.HK)首个海外自建工厂雅士利新西兰乳业有限公司正式开业。据悉,该项目总投资2.2亿纽币,年计划生产5.2万吨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将以罐装成品及25公斤大包装基粉的形式供应给雅士利国际(1230.HK),大幅提升雅士利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也标志着蒙牛国际化布局进一步完善。
自2012年正式启动国际化战略以来,蒙牛已先后引进了法国达能、丹麦Arla Foods、美国WhiteWave、新西兰AsureQuality、IBM、UC Davis等全球战略合作伙伴。
蒙牛乳业总裁孙伊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蒙牛已完成对奶粉业务的整合,经过两年的打造,雅士利已成为公司奶粉板块的大平台,未来蒙牛将联合达能、Arla等外资股东一起助推雅士利发展。
乳业资深专家宋亮认为,随着雅士利新西兰工厂的投产,有望使雅士利奶粉成本降低至少20%,拉近与其他进口奶粉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使大股东蒙牛成为横跨欧洲及新西兰的乳业集团。
国际化提速
2013年6月,为了填补奶粉业务短板,蒙牛乳业斥资124亿港元全资收购在香港上市的雅士利国际。2014年10月,达能与蒙牛进行更深层次合作,达能以4.37亿欧元参与雅士利定增,以25%的股份成为雅士利第二大股东。
今年1月,在达能和多美滋工作多年的卢敏放取代创始人张利钿出任雅士利总裁一职,蒙牛希望借助达能的先进管理手段帮助雅士利再上一个台阶,同时加强自身在奶粉板块的实力。
去年,蒙牛奶粉业务营收39.61亿元,同比增长81.95%。其中,雅士利为蒙牛贡献收入28.16亿元,可见雅士利对蒙牛奶粉业务的贡献举足轻重。
资料显示,创立于1983年的雅士利,在1998年开始生产和销售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先后在广东潮州、广州、黑龙江齐齐哈尔、山西朔州建立生产基地,生产以雅士利和施恩为品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及辅食,目前拥有1300家一级经销商、9万个零售点。
11月6日,卢敏放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雅士利国际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新西兰工厂是雅士利布局全球奶源资源的重要举措,“无论是奶源、生产、技术还是产品质量及配方都由雅士利团队亲自完成。”卢敏放预计,该工厂生产的原装进口产品最快可在明年初大量引入国内。
事实上,自蒙牛、达能入主后,雅士利动作频频。不仅在新西兰自建工厂,还引入了由丹麦Arla公司生产的Arla美儿乐奶粉新品,该产品原装原罐进口,定位中高端消费市场。今年5月,雅士利在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推出99元的低价进口奶粉品牌能慧,藉此打开国内低价奶粉市场。
近年来,国内乳企纷纷加大力度海外布局,包括伊利、蒙牛、贝因美、新希望、飞鹤乳业等乳企陆续“出海”寻找合作伙伴,布局奶源、投资建设工厂以及研发中心。
孙伊萍认为,雅士利新西兰工厂是蒙牛国际化战略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重要里程碑,未来蒙牛将继续布局海外资源,尤其是创新研发的能力,最终目标是让蒙牛转型为一家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创新型营养品公司。
整合进行时
今年7月,达能将旗下多美滋中国业务出售给雅士利,以换取与蒙牛的深度捆绑;9月,蒙牛与雅士利达成协议,拟以10.5亿元将旗下欧世蒙牛全部股权出售给雅士利。
卢敏放透露,多美滋与雅士利的整合还在最后谈判阶段,预计明年三月将正式合并。“雅士利在二三线城市的传统渠道比较强,多美滋在一线和沿海城市,两个品牌有非常好的契合度。”
但在宋亮看来,多美滋与雅士利的整合关键是能否构建核心的研发体系以及覆盖中国全线市场的大营销系统。“进口奶粉与国产奶粉用的是完全不同的两套体系,多美滋过往侧重一二线市场,而雅士利则多在三四线城市。”宋亮判断,民企雅士利多年来积累的营销经验将更有可能成为新雅士利未来的主导。
事实上,先后经历垄断门、贿赂门以及肉毒杆菌乌龙事件后的多美滋,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第一跌至目前的第七,其间多美滋对医护渠道进行了一番整顿,作为整合主力的可能性也不大。
目前,达能内部已开始剥离多美滋中国业务。一个接近达能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早在今年6月达能就开始把多美滋奶粉与其他婴幼儿营养品进行分离,部分多美滋员工可选择转到达能旗下负责进口奶粉的纽迪希亚营养品公司,不过多美滋的销售人员就要悉数划到雅士利。
蒙牛最新财报显示,受奶粉行业不景气及整合影响,上半年公司完成销售255.64亿元,同比减少1.1%。而雅士利1-6月营业额11.62亿元,同比下降24.9%;净利润7560万元,同比下降63.9%。
对此,卢敏放解释称,今年是雅士利调整的关键一年,雅士利不仅加大了品牌建设力度,同时也进行渠道转型,发力母婴和电商渠道,并且在国内关闭了一些工厂。但他相信这只是“暂时的阵痛”,雅士利整合的效果将逐步在未来有所体现。